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9 11:40:44

宣武区100%的小升初学生将能够升入优质初中

  十四中学新址、宣武区少年宫装修改造完工,已投入使用,三统碑地区配套中学、配套幼儿园正在建设,北京小学走读部工程进展顺利……2009年,宣武区在硬件教育资源投入方面成效显著,宣武区教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三保任务,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今年宣武将拓宽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区域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今年宣武区启动青少年“彩虹行动”,这是一项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教育新品牌,通过参加此类校外科技普及活动,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将得到提高,是宣武区为打造特色项目教育品牌重点推出的一项举措,于去年首次推出。宣武区教委主任张军介绍,宣武区是古都北京的发祥地,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为宣武留下了许多文化资源,造就了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在保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全面发展的同时,宣武区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促进区域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宣师一附小的童谣课、三义里小学的茶艺课、回民小学的民族工艺,还有十四中的宣南文化,师大附中的生命伦理学等校本课程都是我们在发掘本区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张军表示,这些课程深受学生和老师欢迎,今年宣武区将采取项目制推动方式,实施特色项目建设,打造具有本区特色的教育品牌,同时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推动人才强教工程
  宣武区在去年正式启动了“跨校选课工程”,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走进示范校的课堂听名师授课,各校实行学分互认,职高和校外教育单位也成为学生选修课的课堂。与此同时,宣武区还将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6所试点学校扩大到全区93.3%的高中校,选修课数量从6门发展到20多门,在提供跨校课程的同时,还将进行教师跨校授课,名校教师将对普通中学“送课入校”。
  张军表示,宣武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在北京市高中新课改刚刚结束的这一年,宣武区将继续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丰富资源、增强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5 年,宣武区率先启动教师带薪脱产培训模式,去年全年共开办14个班,培训教师318人,今年将不断创新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巩固、扩展带薪脱产培训效果。 “1—4—1”骨干教师培训等工程也优化了教师队伍,12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另外,宣武启动了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首次采用“院校联动”和跨学科的培训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针对教育系统人才新老更替的特殊时期,宣武区举办多种校长培训班,提高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2010年,宣武区将推动人才强教工程,争取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化,扩大教育服务的辐射范围,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布局。
  办学条件达新颁标准
  去年,广外地区的北京市第十四中学新址建成、宣武区少年宫装修完工,都已投入使用。据宣武区教委介绍,2009年市、区共投入7150万元用于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三统碑地区配套中学、配套幼儿园正在建设。北京小学走读部工程进展顺利。北纬路中学、四幼等改造工程已经启动。中小学心理咨询室、高中通用技术教室建设圆满完成。
  目前,宣武区各中小学在主要项目方面已基本达到北京市新颁办学条件标准。校舍安全工程按要求推进。100%完成了校舍抗震鉴定工作,确定了抗震加固的项目。2009年,宣武区教委安排了6个项目,总面积近1.7万平方米,市区总投入资金4461万。张军透露,今年年底之前包括3所幼儿园,2所小学,以及广外地区新建的一所中学将投入使用。
  届时,宣武区100%的小学毕业生能够升入优质初中。幼儿园招生工作平稳推进,在学位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挖掘潜力,扩大招生300名幼儿,优先保障3岁以上幼儿入园,最大限度满足了群众的入园需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宣武区100%的小升初学生将能够升入优质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