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受“父母不易”
从吃饭、上学,到放学、睡觉,一周之内,每天24小时都必须将鸡蛋带在身边。为培养全校学生的感恩之心,本周来,狮马路小学举行了一个特殊的活动――“养一只蛋宝宝当孩子”,从周一到昨日4天来,三分之一的学生已经将鸡蛋打烂,不少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当父母太不容易”。养蛋“宝宝” 小学生当起“爹妈”
本周以来,在狮马路小学的校园里,几百个学生做什么事情都是小心翼翼,因为他们身上带着一只鸡蛋“宝宝”。本周一,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一项活动:养一只蛋宝宝当孩子!养蛋宝宝,就是让孩子们每人带一只鸡蛋在身边,不管是上学放学还是吃饭睡觉,都要把“宝宝”带在身边。并且规定,每人只能养一只,一旦打碎了,就不能再养。
在五年级的一个班里,记者看到,很多学生都是用手小心地护着鸡蛋,班主任老师说:“这一周,特别是前3天,很多学生都特别小心,生怕鸡蛋碎了,走路都是轻轻的,不敢像平常那样乱跑乱跳。”
呵护“宝宝” 当“父母”真不容易
“每次看到同学的蛋宝宝掉在地上打碎后,我的心里就特别惋惜,看着同学那伤心的样子,我会情不自禁地抚摸一下自己的蛋宝宝,心想,我一定要把宝宝保护好,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是狮马路小学五年级1班何祝湘同学的日记。自从学校开展“养一只蛋宝宝当孩子”的活动以来,她每天都会写下养蛋宝宝的日记。 虽然是只鸡蛋,可在何祝湘看来那却是自己养的孩子。她不仅用纸盒子给它做窝,还在盒子里面塞满了纸、棉花、手帕等质地柔软的物品。即便如此,她依旧不放心,每天上学放学都将它捧在手里,“天气冷时,还怕它冻着,一路上都朝它呵气”。
李光美则在星期一晚上给蛋宝宝洗了澡,用棉花给它擦干,还给宝宝“化妆”:画上鼻子、耳朵。同样,丁柳燕走到哪里都“提心吊胆”,生怕自己的蛋宝宝不小心碎了。这几天来,她感到“养一只蛋都这么难,更别说养个小孩了,更何况小孩子要吃喝拉撒睡”。
“妈妈”失职 “宝宝”死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像称职的妈妈那样呵护蛋宝宝。到昨天为止,三(2)班有三分之二的蛋宝宝都被打碎了。前天上午,吴飞燕放在抽屉里的鸡蛋就因为不小心掉在地上打碎了,她还伤心地哭了起来:“它是一条小生命,因为我的疏忽就没了。”
当然还有一些“马大哈”在鸡蛋打碎后不死心,顾不得活动规则养了一只又一只,瑞瑞便是这样,到昨天为止,她已打碎了5只鸡蛋。“我总想好好照顾它,可每次一不小心就没了。”而一名调皮的男生在鸡蛋不小心被桌子磕破了壳之后,当着大家的面将里面的生鸡蛋给喝了。
95%的孩子懂得了感恩
据该校张晓雪校长介绍,她在近年来的教育工作中发现,现在很多孩子都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很少想到要回报。因此,才有了这一活动。
张晓雪校长说,该活动已经进行了4天,从全校的情况来看,95%的孩子懂得了爱心,体会到了当父母的不容易,懂得了感恩。“一些细小的事件也许并不能让孩子起到很大的改变,但我相信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对父母养育恩的思考,从而懂得尊重父母,学会回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