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人 一样的爱
除了大学生外,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诗词爱好者昨日也来捧场。他们的热情本身就是一阕阕优美的诗行。最年少:上官雨芊,8岁,武大二附小学生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当8岁的上官雨芊朗诵这首李清照的《一剪梅》时,不少大学生都惊呼:“小小年纪,朗诵得太好了!”其实,小姑娘读诗已经有4年多时间了。小雨芊最早背的是《唐诗三百首》,现在又开始接触词和《论语》。她还当场给记者来了一段《论语?学而》,小小年纪脑子里已经装满了唐风宋韵。
最年长:郭铁珊,80岁,武汉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演员
一曲《琵琶行》引出了八十高寿的老艺术家郭铁珊(如图)。他说他是专门来“发挥余热”的。“真正的朗诵要展示诗词的境界和作者的心情,每首词都有生命,是与作者心灵相通之后,发自肺腑的真实情感。很遗憾现在喜爱朗诵的人越来越少。”郭铁珊希望多举办这样的诗词吟诵会,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初赛结束后,他又即兴朗诵了鲁迅的《一件小事》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获得了学生们的喝彩。(小标)最原创:杨立平,华中科技大学保安
曾被本报报道的“诗人保安”杨立平(见本报今年7月9日15版),昨日带来了他写的词《江城子?赠友忆征年》。他说:“打工者中喜欢诗词的人还是不多,我希望能代表他们在吟诵会中受到熏染。”
最轻松:齐彩琴,建港中学高三学生
齐彩琴似乎是最“不应该”出现在昨日现场的人,因为她是正在紧张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这位喜欢大声朗读诗词的女孩,当着许多大哥哥大姐姐的面朗诵柳永的《雨霖铃》,乐在其中。“这次我就是来感受一下大学文化氛围的。”
最可敬:陈传清,武汉四十九中初中老师
在课堂上,陈老师就喜欢和学生比赛朗诵。她说,现在的教学太功利,真正潜心学习诗词的学生不多,她更要身体力行。“古诗词对人有熏陶作用。很多家长都曾问我,背古诗词以后考试考这些吗?”我回答他们:“在孩子以后的人生考试中一定会考到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