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以貌取师” 给教育出新难题
最近,大连一名初二学生因嫌老师不漂亮、穿着土气而厌学的事情在市民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许多教师、家长反映这种现象在哈尔滨也存在,有的学生甚至挑剔老师的高矮、胖瘦,连老师给不给买奖品都成了学生评判老师的标准。对此,有专家指出,过于挑剔老师的人将来难以融入社会。学生挑剔老师现象越来越多
学生挑剔老师的情况在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尤以初中生为最。他们对老师越来越挑剔,甚至会因为和老师产生一点儿小误解而怨恨老师,与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现在某中学读初三的王文龙同学为人仗义直言。初二上课时,遇到讲课条理不太清楚、长相上让他“看不上”的老师,他要么斜眼侧耳听课,要么大声接话,而且接话水平特高,常逗得同学哈哈大笑,有时让老师下不来台。由此,王文龙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飙升,同时也成为老师印象中难剃的“刺头”。班主任多次向家长告状,王文龙的家长也很苦恼,不知该如何处理。批评他吧,王文龙认为自己没错。不批评吧,孩子总是挑剔老师,这样下去迟早会让老师反感,吃亏的肯定是孩子啊。
道里区某中学一位年近五十的政治老师一上课,班级中就会出怪动静,还有的学生故做“痛苦状”,惹得班级中一片哄笑。原来,这位老师平时不注重修饰,大量白发夹杂在黑发中,显得人有些苍老,穿着像家庭妇女,班上一些同学因此不喜欢她,听课时也心不在焉,从而影响成绩,学生们私下还给老师起绰号“苦菜花”。而该校另一位老师年轻漂亮还会打扮,穿的服装都是名牌,同学们既欣赏又羡慕,同学们和其他老师都称其“老吸引学生眼球了。”
一位初四的学生家长说,孩子所在班级中有90%以上的学生存在挑剔老师的情况,有的挑剔老师的外貌、高矮、胖瘦,有的挑老师的脾气。自己的孩子一回家就数落班主任,班级取得文娱或学习上的好名次后,老师很少买冰淇淋或巧克力奖励大家,一点儿也不懂得物质激励的重要性。还说班主任长着一张“南瓜脸”,经常批评同学,并说“全班没有一个人喜欢她”。
据了解,还有一些学生为了与老师对抗,展示特立独行的个性,对不喜欢的老师采取了课不听、作业不写的方式,有的甚至当堂与老师理论,使师生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不仅中小学生存在挑剔老师的情况,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挑剔老师的长相。一位小女孩就因为幼儿园一位副园长长相不好看,死活不愿意去幼儿园,家长连哄带骗都没用。
哈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刘新生说,如今学生挑剔老师的情况在中小学校都存在,小学和高中相对好些,初中生最为挑剔。从挑剔老师衣着、长相、发型,到挑剔老师的才识、幽默、风趣,现在已经开始挑剔老师的时尚度、年龄段等,老师要是邋遢点,更会遭致“非议”。
老师说学生太挑剔学生说老师应与时俱进
面对学生的挑剔,老师认为这恰恰显示了学生的不成熟。而一些学生却为自己辩解,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师的观念应与时俱进。
采访中,老师普遍认为,老师也是人,难免有错,学生应宽容一些,学会感恩。学生到学校的目的主要是学习知识和培养品质与能力,放着重要的事情不做,却将心思都花在无谓的事上,拿影视剧里的漂亮女性来比对老师,对老师的发型、长相、教学方法等挑来挑去,表明学生既不尊师又不重教,也是学生不成熟的表现,没有把握住人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一些学生由于对老师不认可,导致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不感冒”,最终影响了学习,损失的是自己。
还有一些老师则认为,现在的学生个性鲜明,敢于表明对老师的评价,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而一些教师衣着随意,或过于开放,自然招致学生反感,作为育人者,老师应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做事做人。
在批驳的同时,一些老师也开始了整改。他们首先承认现在的孩子“聪明”得让人惊慌。为了让学生服帖,老师们想出各种高招跟学生“斗智斗勇”,变着法子讨学生欢心。某中学刘维老师说:为了让他们先喜欢我这个人,再喜欢我的课,她只能跟学生“套近乎”。并把研究周杰伦、花儿乐队的新歌列入了备课计划,“要是不懂这些,学生们根本不屑于跟我聊天。”现在,刘老师开始关注服饰品牌、发型,还经常搜集时事资讯等,以便与学生PK。
面对老师的不满,一些学生坚持认为,不是学生太挑剔,是一些老师的观念没能与时俱进。现在生活好了,穿衣戴帽讲究点并非难事,老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美化一下自己,让学生也养养眼。整天打扮得像个家庭妇女,还气咻咻的,自己都不爱生活,能爱学生、爱事业吗?
但是,对于学生因挑剔老师而造成的严重后果,现在哈市第一中学读高一的王慧感触最深。她说,初中时,一位同学就因不喜欢主科老师的长相、教训同学的方式,经常跟这位老师对着干,上课时要么低头打瞌睡,要么嘀嘀咕咕地点评老师的教学,结果今年中考没考上省重点高中,只能在一所省重点中学借读。王慧说,高中再也不敢以貌取老师了,因为得不偿失。
帮学生扭转“以貌取师”倾向
针对学生挑老师的现象,一些专家认为,如果学生挑老师的教学态度、方法还情有可原。可一些学生竟然挑老师的美丑、胖瘦、高矮,并对某一学科产生厌学情绪,应及时纠正。因为,过于挑剔老师的人将来难以融入社会,学校、家长应该帮学生扭转这种倾向。
刘新生老师认为,挑剔老师是中国以貌取人、以貌轻人的老观念在作祟,应当破除。师生的关系是没办法选择的,而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小学生对教师充满敬畏,而升入中学后,他们逐步学会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没有选择地顺从老师了。这一时期就需要老师及时跟进,找到师生间的最佳契合点,适时做出调整。现在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接受度很高,老师们应该适时转变观念,换上得体又跟上潮流的装扮,让学生感觉亲切。老师的外貌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的是气质和人格魅力,如果一个老师追求讲课生动风趣,处处以学生为本,这样的老师学生没有道理不喜欢。但是,如果学生过于关注老师的外表,而无视老师内在修养,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如果在班级这样一个小环境中学生只顾挑老师优缺点,而置学习于不顾,那么这样的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后,很可能也会挑剔工作,挑剔管理者。这样的人很难成才,也很难融入社会和被社会所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