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开单让人跑断腿 教辅书“搜购”难坏家长
“为了买到老师为我女儿指定的初一语文教辅书《冠魔新干线》,我跑遍武汉三镇,累得浑身发软。”近日,家住汉口常青花园的罗先生一大早骑上摩托车出门,从武汉图书大世界跑到武汉图书馆,再到武胜路新华书店、司门口教育书店……跑了不下20处,最后总算在汉阳一家小书店买到了这本“要命的教辅书”。读者任先生没有罗先生的运气好。他为了给读初一的孩子买到名叫《课时作业》的英语辅导书,“跑了不下50家书店”,最终也没有买到。孩子怕老师批评,急得直哭。
连日来,记者走访三镇书店,所见教辅书籍区均是人头攒动,学生或家长人手一张“书单”。魏先生的儿子读初一,他“豁出双休日两天”带着儿子到处找,也没买到老师指定的那本书。他提议学校代劳与书店联系,家长出钱购买。
对此“提议”,学校表示不能“踩红线”:“上面定死了,学校代购教辅书属于乱收费,指定书店也有‘吃回扣’之嫌。”一位初中教师告知,推行“一费制”后,学校规定不得采用老师收钱集中购买的方式购买教辅书。老师选定推荐给学生的书,在哪个书店购买不得作硬性规定。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没有省教育厅盖章的教学用书目录和征订单,学校若强行指定购买,属于违规。对学生确实需要的教辅材料,须坚持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的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得擅自指定教辅材料。
虽说是“自愿购买”,但不少家长反映,老师列出的书单多是与教材单元练习相配套的“习题集”,而老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大都在教辅书里。
在武汉图书大世界经营教辅书的肖经理称,以前是学校直接与他联系订购教辅书,他一般是按需进货,风险不大;现在学校不再主动与他联系,他也不敢批量进货。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显发教授认为,“教辅书不应一刀切”。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辅读物对学生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叶显发建议,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进行协调,让愿意代劳的家长帮助其他家长集中购买教辅书。
叶显发也同时指出,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时下,不少教辅书越来越“实用”。某些教师布置作业甚至在进行测验、考试命题时都直接从教辅材料中选题,上课时也直接使用教辅材料讲解,这种做法不可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