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网 发表于 2016-8-6 11:28:00

幼儿舞蹈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李岚清副总理曾强调素质教育必须从幼儿园抓起,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在科技技术发展、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新世纪,中化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要使中国在二十一世纪中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而现存幼儿园的儿童,正是将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非常重大,要使他们将来能承担这一重任,就必须从现在抓起,从幼儿阶段起实施素质教育,因为幼儿时期正是身体成长、智力形成、习惯养成、陶冶情操的重要时期,对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十分很重要。
  幼儿舞蹈是教学的一个分点,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了: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培养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在艺术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崭新的新文化社会,年轻的爸爸妈妈正逐渐意识到拥有健康、自信而良好的形体,是下一代成为高素质一代所不可缺的条件,幼儿时期的生理、心理发展是人的一生中的重要阶段,组织幼儿参加适宜的舞蹈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其骨骼、肌肉、心脏和呼吸器官的健康发育,而且有利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生理机能的发展,有助于加快幼儿的新陈代谢,同时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
  二、实验对象、周期、方法:
  (一)实验对象:确定第一幼儿园小二班全体幼儿为研究对象,人数34人,年龄3岁。
  (二)实验时间:(共三年)
  本实验于2001年3月――2004年7月,周期为三年,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1年3月――2001年7月)
  2.实施阶段(2001年9月――2004年3月)
  3.总结阶段(2004年2月――2004年7月)
  (三)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问卷法、观察法、调查法、对比法等多种方法,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兴趣进行实验研究。
  三、实验的目标和内容:
  (一)实验的目标:
  1.通过舞蹈活动,激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情趣,体验审美感、成就感,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2.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发展幼儿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陶冶幼性情和品格,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通过舞蹈训练,使幼儿保持良好的体态,增强幼儿体质。
  (二)实验内容:
  1.基本功训练:
  肌肉群紧张能力练习、肌肉耐力练习、韧带练习、姿态练习。
  2.幼儿舞蹈常用的步法的练习
  3.幼儿舞蹈模仿动作的练习
  幼儿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他们对感兴趣的都要去学,通过模仿动作的练习,让幼儿热爱生活、爱劳动、爱动物、爱自然界、爱艺术、爱科学等等。
  (1)热爱生活(2)热爱劳动(3)游动物园
  (4)听音乐会(5)学做解放军(6)美丽的自然
  (7)科学的成就
            

jzthree 发表于 2016-8-6 12:59:43

  4.幼儿歌表演的练习
  歌表演是幼儿最初步的舞蹈,通过歌表演可以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加强动作与音乐的协调配合,提高幼儿对舞蹈动作的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为学习舞蹈打好基础。
  5.表演舞的训练
  表演舞是幼儿通过舞蹈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舞蹈作品的内容或某种情绪的表演给人看的舞蹈,它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和节日表演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幼儿对舞蹈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也可以较完整的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
  四、实验的措施:
  (一)从环境创设上培养幼儿对舞蹈活动的兴趣
  ①为幼儿创设健康、丰富的舞蹈活动环境,以满足幼儿舞蹈发展的需要,获得有益于身心各方面健康发展的丰富经验。
  在班上设立音乐活动区,老师为幼儿准备各种舞蹈表演器材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创编表演,让幼儿随时随地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从而产生对舞蹈活动的兴趣,幼儿通过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用自己创作的表演道具进行表演,不仅能激发幼儿对舞蹈活动的兴趣,还能培养幼儿自信心。
  ②有效组织适合于幼儿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间积极互动与交往。
  同伴及其交往是儿童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儿童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各种社交技能,社会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样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利用音乐课时间对幼儿进行舞蹈训练,保持幼儿对舞蹈的持久兴趣。
  1、内容的难易与幼儿年龄相适应,在安排幼儿舞蹈活动的内容时,我们注意活动的难易程度,与幼儿年龄相适应,过于单调易完成或过于复杂难以做到的动作,这都伤害了幼儿的是进取心和自信心,影响幼儿对舞蹈活动的兴趣。
  2、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趣味性。幼儿舞蹈是用动作、音乐、语言和美术等综合手段来反映幼儿的思想兴趣和生活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艺术,好奇、好问、好动、爱模仿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为适应幼儿的这些特点,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综合教学法: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已经能按自己的意识去做某件事,无情趣的事他很难去做,我们选择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把说、唱、跳结合去吸引住这些随意的幼儿,把随意变为有意。
  如在歌表演《小鸭、小鸡》中,歌词非常简单,都重复三次出现“呷呷呷,叽叽叽”,如果不仔细推敲,肯定会出现干巴巴的三次鸡叫、鸭叫,我们把这首歌曲拟人化,将小鸡:“叽叽叽”,小鸭:“呷呷呷”编成一组对话,就非常富有情趣了。
  “小鸡、小鸭是一对好朋友,已经很久没见面。一天,他们碰到了,就叽叽、呷呷地讲个没完。”
  第一次叽叽叽,呷呷呷,是老朋友互相问侯:“您好,您好!”
  第二次叽叽叽,呷呷呷,是互相祝贺,小鸭翘起大拇指说:“你唱歌唱得真好。”小鸡也翘起大拇指说:“你游泳游得真好。”
  第三次叽叽叽,呷呷呷,小鸭说:“你又长高了。”小鸡说:“你又长胖了。”接着,小鸡、小鸭唱呀,跳呀,游戏呀,拥抱呀,真是一对好朋友。
  (2)示范法:
  教师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儿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的讲解,面向幼儿做镜面示范。
  例如:教“马跑”的律动时,我和幼儿扮演角角(老马,小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大草原”的意境:“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一匹老马带着一群小马到草地上找鲜嫩的青草吃。”接着我们放音乐边做马跑的动作,边念自编的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我带小马朝外跑,跑到外面吃青草,小马跟我学奔跑。”“来,小马,跟妈妈学奔跑啊!”由于我示范正确、熟练并富有感染力,所以幼儿好像来到了大草原,成了草原上一匹骏马。在练习过程中,看到某幼儿脚的动作不对就说:“啊呀,我们的小白马哪里摔痛了?脚怎么抬不起来了?看看妈妈的脚!”这时幼儿就知道脚的动作不对,很快地自觉改过来。
  (3)语言讲解法: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在教幼儿转动手腕这一动作时,如果按动作要求讲,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转,第二拍里向外翻掌,幼儿学做起来既无兴趣又很努力。所以我告诉幼儿,现在你到果园抓住了树上的一个大苹果,想把苹果摘下来必须转手腕拧一下。
            

jztwo 发表于 2016-8-6 13:58:03

  (4)游戏法:
  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辅导的方法,舞蹈学习也应该让幼儿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如:在教幼儿学习鸭走步,教师就扮演妈妈,让幼儿当鸭宝宝,让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学本领,还可以戴头饰或穿上服装;还有小碎步,用鸡妈妈带小鸡练习;蹦跳步,兔妈妈带兔宝宝练习等。
  (5)采用多种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在舞蹈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各种电教手段。如:教师运用录像、VCD、录音手段并有机结合图片,讲解等媒体教幼儿学习“砌房子”、“清清湖水”、“小兔和狼”等,使幼儿在愉快、欢乐的兴趣中,通过视、听、触等各种感官进行韵律活动,发展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等。
  (三)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幼儿进行舞蹈训练,保持了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
  ①舞蹈的艺术美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把生活集中化、典型化,在课外活动时间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让幼儿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事物的各自特征及变化,加深、丰富幼儿对事物的印象,感受不同的情感色彩,对儿童理解和表现舞蹈作品的情感非常有益。如:当孩子们看到随风飘拂的柳条,我们就启发他们这柳条多象仙女在翩翩起舞啊!那牵牛花多象小军号嘀嘀哒哒地吹啊!春雨蒙蒙地下,落进田野呼唤小草快快露出嫩芽等,让孩子们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地奔放出来,表现在舞蹈作品上,保持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②让幼儿观看电视中各类幼儿的舞蹈演出,让幼儿参观大型的文艺活动,接受艺术熏陶,让他们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
  (四)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对舞蹈活动的兴趣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幼儿学习舞蹈的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程度,以使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活动。
  《幼儿舞蹈教学实验研究》家长问卷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通过此问卷收集有关数据,了解家长对幼儿学习舞蹈活动所持的态度,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开展舞蹈活动。
  调查对象:
  小二班幼儿及其家长36人
  调查方法和内容:
  本调查的问卷法进行,主要是家长对幼儿学习舞蹈活动所持的态度。
  调查结果与分析
  数据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愿意孩子在舞蹈方面有所表现
  29人
  80.5%
  常给孩子买一些舞蹈方面的音像制品
  28人
  77.7%
  经常与孩子一起进行舞蹈活动
  11人
  30.6%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家长对舞蹈活动的兴趣支持力度,从调查问卷上数据可以看出,有80.5%的家长愿意孩子在舞蹈方面有所表现、发展;有77.7%的家长为幼儿提供一些舞蹈方面的音像制品;有30.6%的家长能和孩子一起进行舞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舞蹈教学实验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