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8-11-21 22:26:13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十八)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十八)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加点词。
       
          (1)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2)遽掩其耳
       
          (3)恶人闻之,可也                     (4)恶人闻之,可也
       
          2.翻译句子。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3.“恶己自闻之,悖矣。” 这位盗钟者到底“悖”在哪里?
       
          4.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5.成语            就出自这里。请你写出“掩”开头的两个成语。(1)                      (2)

jzfour 发表于 2018-11-21 23:18:59


                               
       
          【参考答案】
       
          1.(1)逃跑(2)马上,立即(3)害怕,担忧(4)钟声
       
          2.(1)害怕人家听到来夺取自己(已经偷到手的钟),就立即捂住自己的耳朵。(2)担忧人家听到,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担忧自己听到(就捂住耳朵),这就大错特错了啊!
       
          3.捂住自己的耳朵,并不能捂住钟声,人家照旧可以听到的,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4.寓意:做贼心虚的人,欺骗得了自己,欺骗不了别人。
       
          5.掩耳盗铃   掩过饰非掩旗息鼓掩人耳目掩过(恶)扬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