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8-10-14 22:18:25

成语典故及解释:飞蛾扑火

成语典故及解释:飞蛾扑火
          【成语】: 飞蛾扑火
       
          【拼音】: fēi é pū huǒ
       
          【解释】: 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成语故事】:
       
          南朝梁时,朝廷大臣到溉的孙子到荩,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擅长写诗作文,深得梁武帝的赏识。一次,到溉和到荩随梁武帝游览京口的北顾楼。梁武帝边观景,边让到溉作诗,到荩很快就写好了。梁武帝看后和到溉开玩笑说:你的文章是不是孙子代写的?并为到溉写了一首诗,大意是:到溉一生辛苦,像飞蛾扑火一样,为了照亮他人,自己焚身也毫不吝惜,毫不保留地贡献着一切,如今已经年老,可让到荩接替爷爷了。这个成语比喻自取灭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语典故及解释:飞蛾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