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8-10-14 22:17:47

成语典故及解释:不耻下问

成语典故及解释:不耻下问
          【成语】: 不耻下问
       
          【拼音】: bù chǐ xià wèn
       
          【解释】: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成语故事】:
       
          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聪敏好学,非常谦虚。孔圉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应得到那么高的评价。于是去问孔子:凭什么赐给孔圉‘文’的称号?孔子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聪明灵活,而且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语典故及解释:不耻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