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8-10-14 17:54:23

唐诗中的地理知识:描写河湖的诗句

唐诗中的地理知识:描写河湖的诗句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溜”,那么我可以这样说“细读唐诗几遍,地理知识自见”。从唐诗中不仅能学到很多的文学知识,还可以学到不少的地理知识。
          描写河湖的诗句:
       
          1、李白的《将进酒》诗中前二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二句描写的是黄河源源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上句写大河之水天上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这里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头面颜喀拉山,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了许多支流,经过了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它与第二级阶梯高出2000-3000米,与平原地区高出3000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们来看,黄河好似从天而来。这种落差之大,使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已在干流上相继建立了多个水电站和水利枢纽。
       
          2、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青山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以“轻舟”沿江下行,来形容长江流速之快。而“彩云间”三个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以体现长江上下游之间的斜度差距,突出长江上下游的落差之大,说明长江蕴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长江流到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由于两岸青山的约束,水流湍急,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诗中的地理知识:描写河湖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