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8-8-27 23:57:33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晚至村家》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晚至村家》
        晚至村家
       
        高原硗确石径微,篱巷明灭余残晖。
       
        旧裾飘风采桑去,白袷卷水秧稻归。
       
        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
       
        前溪后谷暝烟起,稚子各出关柴扉。
        【鉴赏请看下一页】

jzsix 发表于 2018-8-28 00:18:10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及乡村生活图景的诗。首两句:“高原硗确石径微”化用韩愈《山石》句意,既写出山村地理环境,也见出诗人的行程——沿窄小石路向上攀行的情态。“篱巷明灭余残晖”点至山村时间。两句将“晚至”之意写得极为显明。下面六句是作者至山村所见,每句写一山村生活场景。这些场景既是傍晚时农家所常见,极富生活气息,又经作者的精妙描摹,极富艺术美感和魅力。各句中动词的运用颇具匠心。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陶醉向往之情。
       
          作品注释
       
          硗确(qiāoquè):土地瘠薄。石径微:石路狭窄。化用韩愈《山石》“山石荦确行径微”句意。
       
          明灭:忽明忽暗,时隐时现。
       
          裾(jū):衣襟或衣袖,指衣服,代指采桑去的农妇。
       
          白袷(jiá):白色夹衣。此指农夫。
       
          葭(jiā):芦苇。
       
          暝烟:暮霭,一说指农家晚炊之烟。
       
          稚子:小儿。柴扉:柴门。
       
          作者简介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历官邛州等地方官,颇有政绩。元丰初,以尚书司封员外郎充秘阁校理知湖州,赴任途中卒于宛丘驿,人称“文湖州”。他善诗文书画,以绘画成就最高,尤擅画墨竹。他是苏轼表兄,亦为知已,常相唱和。其诗风格与孟浩然、韦应物相近,质朴无华,常把描写自然风景与绘画结合起来,为中国写景文学增添了新的技法。他也有少量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有《丹渊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晚至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