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8-8-9 22:57:50

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缝纫鸟》

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缝纫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纫、殊、韧、纬、梭、艰、唐、辛、杰、碌”10个生字,认读5 个字; 个多音字的读音;会读和理解“缝纫、特殊、韧性、顾名思义”等词语 ;了解课文的内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2、结合课文学习和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 容进行归纳、概括。
       
          3、通过质疑解疑、合作学习、展开想像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缝纫鸟高超的筑巢本领及永不放弃、坚韧不拔的精神, 感受作者对缝纫鸟的赞赏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缝纫鸟高超的筑巢本领及永不放弃、坚韧不 拔的精神,感受作者对缝纫鸟的赞赏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要带你们认识两位新朋友, 第一位 (出示课件图片)就是这位和蔼可亲 的名叫玛拉沁夫的蒙古族作家,他的小说在国内多次获奖,作品也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十 几种文字流传海内外。有一次,他去位于非洲南部的坦桑尼亚首都访问 ,住在远离市区的一 个幽静的饭店里。这个饭店正好坐落在印度洋海岸上,没多久,有一种鸟引起了他极大的兴 趣(板书:“我” ),因此他也为我们带来了第二位朋友( 板书:缝纫鸟 )它是谁?(生: 看板书读名字,多读一遍,掌握“缝纫”的读音)
       
          2、看到名字,你知道了什么? (了解“缝纫”的意思)
       
          3、(出示课件图片及文字,理解“顾名思义” )缝纫鸟顾名思义就是有缝纫技能的鸟, 你现在最想了解它什么?
       
          4、(板书:怎样筑巢?巢穴样子?)那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写进一步地去了解这位朋 (教学意图: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有序描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之 一,因此,前面对作者的介绍和了解,以及抓住“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这句话 ,为下面体 会写法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认读表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再拿不准的问老师, 读不好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检查词语读音、帮助理解部分词语。出示课件:(蓝色字再体会词义)
       
          2、指名读词,理解部分词语。
       
          3、(一句一句出示句子)谁来读读,注意红字的读音。 不是用泥糊成的。 一点也不比人类的双手差。 风雨交加,海潮猛涨。 没有散解或变形。
       
          4、缝纫鸟引起作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多次去观察缝纫鸟(板书:关注) ,请你快速 浏览课文,看看作者通过多次观察,分别目睹了哪些情景? (出示课件:填空练习) 特殊 韧性 穿梭 艰巨 唐突 辛勤 杰作 忙碌 不可思议 相依而居 经纬交织 前功尽弃 晴空如洗
       
          5、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说一说。
       
          (教学意图:字词教学,抓住难读、容易读错,以及不容易理解的去学习、去考察,突 出了重点,有些词语可结合教学目的在下面的学习环节中体会。整体感知使学生知道,因为 感兴趣,所以关注,所以去多次观察,看到了不同的情景,加深对作者善于观察的体会。)

jzfour 发表于 2018-8-10 00:32:35


          三、细读课文,深入学习
       
          (一)结合黑板的问题解疑,了解缝纫鸟编织巢穴的过程和巢穴的样子。
       
          1、(师指板书)先让我们帮助提出问题的同学找到答案,请你默读课文,先用()画下 来,再读再体会。
       
          2、小组内交流自己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3、学习筑巢过程。
       
          (1)出示课件: 它们从印度洋南岸的草丛中衔来一根根两三尺长的嫩草,用自己 的尖嘴,先是把草打成几道圆圈,而后用人类织布的原理,有经有纬 地开始把长长的嫩草左右穿梭。
       
          (2)谁来读一读?
       
          (3)缝纫鸟的“针”是什么?(嘴)
       
          (4)同桌之间按照“先—再—然后”的顺序说说缝纫鸟是怎样用嘴编织的?(衔草—打 圈—穿梭)
       
          (5)全班交流。
       
          (6)从缝纫鸟的编织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缝纫鸟的灵巧)
       
          (7)出示课件: 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替作者夸夸它吗?把同桌当成缝纫鸟再夸夸它。(同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4、了解巢穴的精致、结实。
       
          (1)出示课件: 看上去它们那尖嘴的灵巧程度,一点也不比人类的双手差。这种 鸟的巢穴,是由它们自己用一根根韧性很强的嫩草,巧妙得不可思议 地编织而成的。 文章通过作者的多次观察,目睹了缝纫鸟( 的情景。
       
          (2)读一读,想想缝纫鸟编织出来的巢穴是什么样子的呢?(精致、结实)
       
          (3)(出示巢穴图片) 看图片再体会 体会到什么?
       
          (4)出示课件: 学到这儿,你觉得缝纫鸟是怎样的鸟?(板书:本领高超)(教学意图: 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自己质疑解疑,自己找答案自学体会,在小组内交流等 方式提高了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夸夸缝纫鸟,把同桌当成缝纫鸟夸一夸,把老师 当成缝纫鸟夸一夸这种转换角色的方式,巧妙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也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 了作者对缝纫鸟的赞赏之情。)
       
          (二)结合语句体会作者的惋惜之情。
       
          有的同学说缝纫鸟聪明,但它的智力还远没有发达到能够把它的杰作牢固地编结在树 枝上。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过后,那些精致的巢穴被无情地打落在地,你是什么心情?(指 作者的心情如何?还从哪看出作者认为是极为可惜的?结合“前功尽弃”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三)结合语句体会缝纫鸟不会放弃。
       
          1、缝纫鸟的劳动是前功尽弃了,但是它真的会放弃吗?
       
          2、(出示课件)对比读 我相信(想)缝纫鸟是不会就此罢休的。它们一定(会)再去 衔草,重新编织可爱的窝—依然那样精致,那样结实。
       
          3、哪些词更能体现缝纫鸟的不放弃? 有语气地读出好的那一句。 (教学意图:文章的第六自然段,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把“编织巢穴”和“修补巢穴” 巧妙地连接起来,并暗示着缝纫鸟那种不罢休的精神,以此句为线索展开,再体会缝纫鸟工 作的艰巨以及不停歇,继续修补,缝纫鸟的精神就会凸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得更加深刻。)

jzsix 发表于 2018-8-10 01:37:21


          (四)学习缝纫鸟劳动的“艰巨”,体会不罢休的精神。
       
          1、作者为什么如此坚信缝纫鸟不会罢休?让我们随同作者再去看看缝纫鸟编巢的过程。 它特别像我们小时候用秫秸皮编织的蝈蝈笼子。经纬交织,左 右相连,十分结实,即使从大树上掉了下来,也一点都没有散解或 变形。 那草窝简直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 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吗?(带领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找到的答案,(出示课件) 但那劳作是相当艰巨的。它们双脚的爪子,首先要紧紧抓住树枝 以保护自己,惟一能劳动的就是他们那只尖嘴。
       
          3、抓住重点词体会劳作的艰巨,从“艰巨、惟一”中体会它的不罢休。
       
          4、还从哪看出是艰巨的?(出示课件)(抓住“两三天”“不停歇”“才能”,再出示巢穴 图片,抓住“经纬交织”体会编织的复杂和不易。)
       
          5、任务这样艰巨,它们退缩了吗?
       
          6、(再出示第六自然段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进一步体会缝纫鸟的精神。
       
          1、风雨过后的清晨,阳光灿烂,晴空如洗,让我们再去看看缝纫鸟吧。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读一读 这时阳光灿烂,晴空如洗。我抬头望去,只见缝纫鸟有的又开始 编织新的草窝,有的在修补被风雨损坏的巢穴,有的飞来,有的飞去, 总而言之,他们是那样地忙碌、勤劳而又欢乐??
       
          2、它们在干什么?事实证明了什么?
       
          3、在忙碌中,它们是怎样的?面对这么艰巨的劳动,它们却很快乐,你体会到了什么?
       
          4、喜欢的站起来有感情地配乐朗读 。(师读到“只见”,生接着读)
       
          5、(出示课件 )结合对课文的理解,结合想象试着填空。
       
          6、不罢休,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呀?(师板书:坚韧不拔)
       
          7、让我们去赞美它吧。(有感情配乐朗读:师生对读、生齐读) (教学意图: 这一阶段的教学是前面教学的升华,在体会艰巨的程度下再体会快乐,更 加深了学生对缝纫鸟坚韧不拔精神的了解,带着这种深刻的体会,学生就能够把自己体会到 的顺利地填入空中,而朗读是学生对缝纫鸟倍加赞赏的抒发方式,音乐的配合增加了感染力。)
       
          四、总结(结合板书)
       
          1、通过学习你了解缝纫鸟这位朋友了吗?了解到哪些?说说。
       
          2、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板书:赞赏)
       
          3、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这位朋友说些什么呢?
       
          一只鸟要花两三天时间不停歇的劳动,才能给自己编织成一个 能让它自己和情侣相依而居的窝。 当缝纫鸟劳作艰巨时,它们不会罢休。 当巢穴被风雨打落时,它们也不会罢休。 当遇到任何困难 时,它们都不会罢休。
       
          五、作业
       
          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缝纫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