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可贵的沉默》
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可贵的沉默》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抓重点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
教学难点
体会沉默的可贵。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导入新课。(孩子们,你的生日爸爸妈妈知道吗?生日那天他们为你祝贺了吗? 那爸爸妈妈的生日你们知道吗?你们为他们祝贺了吗?) (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2、检查上节课学习情况:读生字、词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孩子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 开始的表现怎样?接着怎样?最后又是怎样的表现?
三、细读课文,体味真情
(一)学习沉默前的内容。(课文1---10自然段)
1.大屏幕出示第一幅插图。
(1)请看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图)这是书上的第一幅插图,从孩子们的表情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热闹、兴奋、骄傲、兴高采烈??)
(2)抽生读1---9自然段。其他同学从文章中找出体现孩子们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并用笔把它们勾划下来。
(词语: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快乐地交谈??句子:“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索性站了起来。”)
2.小结:多么幸福的孩子呀,这“生日聚会、生日礼物、父母祝福”都是父母对孩子们深深的——(生:爱),孩子们感受到了吗?(感受到了)是的,孩子们会感受父母的爱了。
板书(父母,付出,爱,子女,得到)
3.老师根据第10自然段内容导入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过渡:孩子们很幸福、很快乐,都能感受父母的爱了。但这还不够,老师还要寻找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
(二)学习沉默时的内容。(课文11---13自然段)
1.教师出示书上第二幅插图。
这是书上的插图,图上的孩子们此时正在——(生:沉默)
2.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沉默呢?(老师的提问)
3.理解“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的原因。
4.指导朗读。
齐读。(抓住“寂然无声”一词,把教室里静悄悄的感觉读出来。)
5.过渡:那么沉默后的教室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三)学习沉默后的内容。(课文14---17自然段)
1.抽一名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
(1).孩子们的“可爱”体现在哪里?
(2).从“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理解“热闹”的不一样。
(沉默前,孩子们是骄傲、快乐的心情,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想办法时,那欢快、欣喜的心情。)
3.指导朗读。(读时体现出如释重负的语气。)
4.过渡:当结束这节课时老师给孩子们提了一个建议是什么呢?齐读15自然段。
5.过渡:这一分钟的沉默让孩子们懂事了,懂得了如何回报父母的爱,可见这一分钟的沉默是多么可贵呀!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十六﹑十七自然段,来体会一下这可贵的沉默带给父母和老师的惊喜吧!
6 、说说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是什么意思?
四、拓展与延伸
1、小组交流并汇报: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点什么?
2.具体行动表达爱:在实际生活中,你打算以后为父母做些什么事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提示:母亲节)、(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3、小结: 孩子们,爸爸妈妈这种无私的、深情的爱,让老师和同学们特别感动,老师还想告诉大家,不仅有父母,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人在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都应该懂得回报。
五、老师总结,点明主题
(同学们合起课本,和老师一起回忆一下沉默的可贵吧) 这一分钟的沉默,使孩子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反思,他们懂得了用自己的行动为父母带来快乐,所以说这是——(大屏幕出示课题,生读);这一分钟的沉默,使爸爸妈妈感受到了从未体验过的来自儿女的关爱,所以说这是——(生又读课题);这一分钟的沉默,使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老师感到无比欣慰,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所以说这是——(生再次读课题)
今天这节课,你们给了老师多大的享受啊!谢谢孩子们。在此,老师送给你们两句话,一起读: 父母的爱永远是你最大的财富! 懂得爱,回报爱是一个人的美德!
六、布置作业
动手做一做:制**心卡。
板书设计
17.可贵的沉默 父母 付出 爱
子女 得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