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江雪》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江雪》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过程和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情感价值观: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入文:
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内容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出示学习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绝 径 踪 孤 舟 翁 钓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3)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4)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三、合作探究,感悟情感
(1)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
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2)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背景材料提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意境: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诗旨趣: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4、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朗读提示: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用忧郁、傲气的语调)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四、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孤:左窄右宽。
踪:左窄右宽, 高低一样,最后一笔写成点。
舟: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径:左窄右宽。
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下宽窄一样。
“绝、钓”两个字让学生自己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2、填写诗句
千山( )( )( ),
万径( )( )( )。
( )( )蓑笠翁,
( )( )( )( )( )。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江雪
千万
清高、孤傲
孤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