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8-7-6 21:35:01

拿出点学习语文的诚意,好吗

  语文本是一泓清泉
       
          叮咚悦耳
       
          响彻山林
       
          语文本是一轮清月
       
          银辉铺地
       
          蒹葭苍苍
       
          语文本是一首吟咏了千年的诗歌
       
          充满色彩、声音和人文的气息。
       
          千回百转
       
          经久不息
       
          但是我们手中做着数理化
       
          口中喊着大语文
       
          不阅读
       
          不内化
       
          不激扬
       
          更不指点江山
       
          我们欠语文欠的太多了
       
          那么如何拿出学习语文的诚意呢?

jzthree 发表于 2018-7-6 23:09:53


       
                               
       
          一、不做固执平头哥
       
          内心充满着固执,没有谦虚的好学胸怀,总是认为别人的方法不适合你,每次总按你熟悉的方法做题,总是错,还错的不情不愿不服气,之后仍然还错。
       
          这种同学有以下几个特征
       
          1、老师,这个方法不适合我(他还没有用,就说不适合)
       
          2、老师,为什么我的不对(给他讲了方法,他不用,还是纠结自己的错误)
       
          3、老师,我觉得都不对(否定规律,还自己拿不出方案,还不服气)
       
          4、和老师唱反调,爱争论(自以为思维奇特,实则浪费大家的时间,看起来很好学,其实很自我,做题还总是难题不会,简单不对)
       
          那么为何不能拿出点学习语文的诚意呢?
       
          李小龙说: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住满
       
          周国平说: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
       
          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语文不是一言堂,可也不是牛角课,死钻牛角还美其名曰“反思”和“智慧”。这样的学生缺乏时间管理和情绪控制。
       
          举个例子
       
          你如果喜欢打羽毛球
       
          每天模仿林丹的步伐和动作以及出球的线路

jzone 发表于 2018-7-7 00:47:46


       
                               
       
          这样提高快呢?
       
          还是只是看着林丹的动作
       
          然后陶醉于自己的动作,心里还不服气说“林丹这个动作不如我”
       
          要不就是纠结:我怎么错了,我怎么错了
       
          要知道教会一个正确的动作需要500次
       
          但是纠正一个错误的动作却需要2000次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
       
          这属于典型的高耗低效的自残式学习
       
          最好的方法
       
          是模仿模仿再模仿
       
          不是纠结纠结再纠结
       
          想要练出地道的英语口语
       
          就是不停的模仿中纠错,用模仿覆盖错误,用模仿精进自己
       
          或许
       
          你真的缺乏的是与生活搏击的勇气,害怕挑战,害怕失败,害怕归零,因此更多的时候选择用你的执拗来对抗这些新的变化,因为你到了深水区了,害怕了,却还不服气。
       
          二、不做浅薄井底蛙
       
          爱默生说:浅薄的人相信运气或境遇,坚强的人相信起因和结果。
       
          浅薄的人总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即使看到彩虹,也会说那只是浮云。
       
          语文的学习就是不停的阅读,不为功,不为名,只为自我成长和充盈生命。
       
          将学习和阅读以及写作作为自己的日常功课,才能摆脱浅薄,成为一个内心丰富而安静的人。
       
          大文豪苏轼就是一个摆脱浅薄而精进自己的大家

jzsix 发表于 2018-7-7 01:07:46


       
                               
       
          这里有一个有关他的故事,大家不妨听一下:
       
          有一天,朱司农去拜见苏东坡,他们于是成为知己。从此,朱司农经常登门拜访。偶然有一天来拜见,负责接待的人已通报了姓名,但是苏东坡好长时间不出来:他想留下来,则等候得很疲倦了;想离开,又已经通报过姓名。像这样过了很长时间,苏东坡才出来,表达抱歉久等的意思。并且说:"刚才作一些每日所要做的功课,没能及时来接待你。"两人安坐定落,别的话说完后,朱司农请教说:"刚才来时,先生所说'日课'是指什么?" 苏东坡对答道:"抄《汉书》。" 朱司农说:"凭先生这样的天才,打开书看一遍,可以终身不忘,哪里用得着手抄呢?" 苏东坡说:"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到现在总共经过三次手抄了。最初一段事抄三个字为标题,以后要抄两字,现在就只要抄一个字了。" 朱司农离开座位, 又请教说:"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把所抄的书给我看看。"苏东坡就命令老兵在书桌上取来一册书。朱司农看了后,一点也不了解其中的意思。苏东坡说:"请你试着列举标题一个字。"朱司农按照他说的做了,苏东坡应声就背诵几百个字,没有一字差缺。共挑选了几次,都是这样。朱司农心悦诚服赞叹了好长时间,说:"先生真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才啊!"
       
          以后朱司农把这个话告诉儿子新仲说:"苏东坡尚且如此勤奋,中等智力的人能不勤奋读书吗?"于是新仲经常以此来教诲自己的儿子辂。
       
          叶圣陶说:人们最高精神的链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有力量。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希望同学们,开启智慧的学习模式,合理利用时间,做一个有智商、有情商和有逆商的人。
       
          聪颖者鄙视学习
       
          愚鲁者羡慕学习
       
          明智者利用学习
       
          学习本身并不教人如何运用
       
          唯有观察可以带来超越学习的智慧
       
          读书不为争论长短,不为轻信盲从,也不为高谈阔论,而旨在衡情度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拿出点学习语文的诚意,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