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8-6-15 23:52:28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不愿和家长沟通(二)

  那么,了解了孩子这些“内心戏”之后,怎样才是跟孩子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呢?汇长给大家三条建议:
       
          1、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这个技巧并不仅仅是个人意见,更是太多孩子的呼声。中国的家长们往往喜欢做主包办,劳心劳力的结果却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还要收到埋怨。家长们往往忽视了一点,他们自以为是的替孩子考虑,实质上是一种对孩子选择权利的剥夺,更是一种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最直接的表现。家长因为经验丰富,他们对孩子的“安排”很多时候确实是捷径,可这种未经孩子认可的捷径恰恰不是孩子们需要的。
       
          家长说是为孩子好,孩子说家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家长说学这个今后有前途,孩子却说“不喜欢,没兴趣”。
       
          无论是在指导学生选择兴趣爱好也好,选择报考的大学也好,家长一定要记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要交流不要专制,要沟通不要独裁”。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准确、不恰当的成分,家长不要俯视,而要平视,要以沟通与协商的方式求同存异。“当我发现他们能尊重我时,我也是会讲理的”。
       
          2、不要在饭桌上教育孩子
       
          原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是件温馨愉快的事,即使你不言我不语也不会觉得尴尬。然而不少家长却宁愿打破这种沉默,也要利用这种轻松的氛围来教育孩子。
       
          常见的是,父母们喜欢趁着吃饭时间对孩子或是问东问西,或是大讲道理,一番说教,或是不断责备。
       
          所以,没有哪个孩子会喜欢“饭桌教育”。在这个时间点来对孩子进行说教,不但不能让孩子更听话,反而会让孩子更叛逆。
       
          父母的追问或是责怪,会让孩子形成抵触心理,扩大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影响亲子关系的沟通。严重的,导致孩子一到吃饭时心里就会高度紧张。时间久了,产生某种心理疾病。

jzfive 发表于 2018-6-16 00:22:17


       
                               
       
          那么,饭桌上该和孩子聊什么呢?
       
          饭桌上的氛围虽然轻松活泼,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拿在饭桌上对孩子说。想要和孩子达到高效的沟通,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就需要注意聊的话题。
       
          不问学习,不说烦恼
       
          每个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是到了餐桌上,就应该先放一放。过多地追问孩子的在校表现,或是考试名次,只会招致孩子的反感。
       
          如果孩子学习有所退步,家长就对其一番责怪,或是大讲道理,这就会让孩子感觉吃饭也是一件很压抑的事。
       
          分享快乐,聊聊感受
       
          不妨跟孩子一起分享他学校发生的好玩的事情,这会带动孩子的快乐情绪,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或是,问问孩子今天的安排。
       
          最重要的,多去真诚地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孩子说说最近看过的电视剧或电影,收获到了什么。或是,这几天有没有结交新的朋友。
       
          3、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有研究表明,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是最能够体现平等原则的沟通手段。反观现在的家庭沟通方式,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及其所在家庭,效果十分不理想。
       
          其一,家长与孩子交朋友的目的不明确。说的直白一点,很多家长“屈尊”与孩子交朋友、平等对话的目的,还是要教训孩子,还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复制、粘贴到孩子的脑海里。家长与孩子交朋友,首要目的不是去影响、教育,而是要理解、倾听。
       
          其二,固化思维限制了与孩子正确的交流。这寥寥几字之差,所表达的期许有很大的不同:嘉宾的话是居高临下的希望,主持人的话却是朋友式的赞美;前者是一种指导,后者是一种鼓励;儿子听了妈妈的一番话会自愧不如,继续生活在妈妈的阴影里,而主持人的那一番话如果是妈妈说的,会给儿子一种激励,增强他走出妈妈阴影的自信。
       
          我始终认为,“倾听是高明家长的必备技能”,但能实现倾听的前提一定是家长能够得取得孩子的信任。只有以信任为前提,孩子才肯向家长倾诉,家长才有倾听的机会,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们切记,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小就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要记住,孩子的敏感性是天赋,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性尤其强烈。倾听是为了了解孩子的需求,那么在有效倾听后,就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完全照搬家长的方案,家长要有妥协,要有商量,要给彼此余地。
       
          要相信:
       
          孩子不会百分之百都是错;绝大多数孩子还是讲理的。想要良好的亲子互动,家长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高高在上的地位,耐心的去做,孩子就会乐意和父母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也愿意接受父母所给的意见和建议,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不愿和家长沟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