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8-5-18 22:35:51

小学数学故事:赌徒分钱

小学数学故事:赌徒分钱
          传说,17世纪中叶,法国贵族公子梅累参加赌博,和赌友掷骰子,各押赌注32个金币.双方约定,梅累如果先掷出三次6点,或者赌友先掷出三次4点,就算赢了对方.赌博进行了一段时间,梅累已经两次掷出6点,赌友已经一次掷出4点.这时候梅累接到通知,要他马上陪国王接见外宾,赌博只好中断了.这就碰到一个问题:两个人应该怎样分这64个金币才算合理呢?
       
          赌友说,他要再碰上两次4点,或梅累要再碰上一次6点就算赢,所以梅累分64个金币2/3的,自己分64个金币的1/3.
       
          梅累急辩说,不对,即使下一次赌友掷出了4点,他还可以得1/2,即32个金币;再加上下一次还有一半希望得16个金币,所以他应该分64的个金币的3/4,赌友只能分得64个金币的1/4.两人到底谁说得对呢?
       
          梅累为这问题苦恼好久,最后他不得不向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请教,请求他帮助作出公正的裁判,这就成为有趣的“分赌注”问题.
       
          帕斯卡是17世纪有名的“神童”数学家.可是,梅累提出的“分赌注”的问题,却把他难住了.他苦苦思考了近三年,到1654年才算有了点眉目,于是写信给他的好友费马,两人讨论结果,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梅累的分法是对的,他应得64个金币的,赌友应得64个金币的.
       
          大致是这个意思,细节上有些问题,不细究了。
       
          用期望解释比较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故事:赌徒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