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7-8-26 15:05:06

冀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计划

  冀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计划
       
          1.《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⑤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⑦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⑧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2.中年级习作与低年级写话的区别
       
          语文课程标准给低年级写话制定的目标只有3条,而给中年级写作制定的目标有8条。通过对比讨论,我们认为课标对中年级习作比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有了五个方面的发展:
       
          ①由“对写话有兴趣”发展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由“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发展为“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并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由“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发展为不仅要“写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还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由“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发展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由不要求修改发展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年级习作比低年级写话的目的性增强了,学生习作的自主性、主动性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jztwo 发表于 2017-8-26 16:34:55


          3.中年级习作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是保护好低年级培养起来的写话的兴趣,培养习作的自信心,千万不能把一、二年级萌发出的小火苗给浇灭了。
       
          ●要整体备课,把习作与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紧密结合,力求体现内容的综合性。
       
          ●“一样话百样说”,要加强习作指导,鼓励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写具体。
       
          ●要鼓励学生加强小练笔的训练,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变小本为日记本,素材本。
       
          ●树立交流意识,使习作成为学生抒发情感,表露思想的渠道,成为师生间、生生间交流沟通的桥梁。
       
          ●改革评价方法,调动习作的积极性,提倡把作文本带回家,让家长参与习作的评价。
       
          4.简单介绍几个习作教学思路。
       
          本册教材设有六个“我的小笔头”和三次“小练笔”,共9次习作。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的文化主题是“走进春天”;习作的具体要求是:让春天来到你的笔下,让春天走进字里行间。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你可以写一首小诗,也可以写一件小事或编一个童话,还可以画幅画儿,配上你喜欢的文字……和大家一起分享笔下的春天,把大家写的春天汇成一本小小文集,要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本次习作要求设定的非常好:首先让学生在春天里写春天,有生活的基础;其次表达的形式可以是首小诗,也可以写一件小事或编一个童话,还可以画幅画,配上喜欢的文字,这给了学生极大的创作自由;最后,要大家把习作汇成文集,又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习作、分享快乐的平台。
       
          那么,如何教好这次习作呢?我们觉得首先要做到整体备课。从第一课教学开始就布置学生去留心观察春天,培养学生发现春天的眼光,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去发现承载着春天信息的具体的事物,看到一些,就随时在小本本上记一些;同时第一单元中的四篇课文,两首古诗和阅读链接中丰富的语言材料也可以让学生摘记到小本本中。所有这些都是在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积累素材,这里既有内容的积累也有语言的积累,还有表达方法的积累。其次本次习作最好作为专题进行,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口语交际”——“春的消息”发布会的教学准备,学习过程与本次习作的完成进行有机整合,将说与写顺次完成。

jzthree 发表于 2017-8-26 17:54:12


          第四单元
       
          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的习作训练之前都有一篇例文。三单元是《给小猫剪胡子》,四单元是《攻城》。例文既可以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又可以通过读例文向学生暗示写作的方法。所以教学时要利用好这两则例文。
       
          下面说一下第四单元的教学思路。
       
          第四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儿童生活”,习作的内容是写“自己喜欢的游戏”。其实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玩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写游戏就是写儿童自己的生活,它最能敞开儿童的心扉,抒发真情实感。我觉得要从教学本单元课文开始或者更早一些,老师就可以结合课文教学有意识地领学生做一些有趣的游戏,丰富学生的生活,为习作训练做好素材上的准备;习作指导时可以先读例文了解游戏写法;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游戏;最后让学生写游戏。
       
          关于教材中的小练笔
       
          六册教材中设定了三个必做的小练笔,分别在11课、19课和24课的课后习题中。
       
          这三次小练笔是对综合学习里的习作训练的重要补充,教学中要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训练。
       
          如:学完19课带雨的花后,可以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小练笔中提到的问题:回到家里,“我”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吗?如果你是那位妈妈,你会怎样对等孩子呢?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代替妈妈给孩子写几句话。引导学生把单写妈妈的话改写成母女的对话。
       
          ●开发资源,挖掘习作训练
       
          习作训练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安排的有限的几次训练,教学中要注意开发教材资源,增加学生的练笔次数。

jzfour 发表于 2017-8-26 18:46:16


          如学完22课《一个新家》有这样一个习题:联系课文有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一棵大树死了,更多的生命在这儿住下来,不仅有动物,还有植物。”这里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同学们的讨论过程在小本本上写一写。
       
          再如学完23课《尝试》后,让学生说说从文中受到哪些启发,说完之后把说的内容记到小本本上。
       
          此外,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改写课文、续写课文等等方式。
          教材中安排的习作与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紧密结合,力求体现内容的综合性。教材中提供了部分“小笔头”范例,目的在于引出写作的领域,借鉴小作者思考的角度,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树立交流意识,使习作成为学生抒发感情、敞开心扉、表露思想的渠道,成为师生间、生生间交流沟通的桥梁。要开放写作和习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习作交流成为一种经常化、自觉化的行为。
       
          ●加强习作指导,鼓励学生写真话,抒真情的基础上,对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必要的指导,但不可用统一的所谓“写作规范”束缚学生的思维。
       
          ●平时要加强小练笔,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冀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