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一)给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后打“√”。(3分)
1、
(
pēnɡ
)
怦然
(
chà
)
刹那 离
(
xián
)
弦战
(
luò
)
略
(
tán
)
弹琴( )
2、
(
xí
)
袭击 沉
(
yín
)
吟浸
(
rùn
)
润黑黝
(
yǒu
)
黝屋
(
jī
)
脊 ( )
3、
(
nínɡ
)
凝固 粗
(
cāo
)
糙吮
(
yǔn
)
吸长
(
huì
)
喙镜
(
xiá
)
匣 ( )
4、
(
chān
)
掺假
(
áo
)
嗷叫
(
xù
)
蓄积 松
(
sàn
)
散参
(
yù
)
与 ( )
5、驰
(
chěnɡ
)
骋震
(
shè
)
慑
(
yǎn
)
俨如
(
nuò
)
懦弱 社
(
jì
)
稷 (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óu huà
mǐn jié
shū cài
yāng miáo
qīn shí
fèng xì
jiān rèn
diāo zhuó
shì hào
duàn liàn
(三)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6分)
帝
{
( )( )
( )( )
者
{
( )( )
( )( )
勾
{
( )( )
( )( )
俞
{
( )( )
( )( )
令
{
( )( )
( )( )
登
{
( )( )
( )( )
(四)根据要求写成语。(6分)
1、写出人刻苦学习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带数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再选择一个关联词语造句。 (5分)
1、我们的国家( )能日益强大,( )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普及了电脑,人们( )不能丢弃用笔书写。
3、我的新居( )宽敞( )明亮。
4、( )你不注意用眼卫生,( )视力下降了。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积累与运用。(12分)
(一)把下列诗文补充完整。(7分)
1、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
3、不要人夸颜色好,_______________。
4、郭沫若的《鹭鸶》一文,赞美鹭鸶是一首________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________。鹭鸶的精巧体现在:________的配合,________的大小,一切都很合适。
5、我们只有坚持多读好书,才会让自己的思想永远活跃,才思不绝,正如诗人朱熹所说:
6、每逢佳节,我们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电子邮件,可以引用____________ 这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5分)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20分)
(一)课内阅读。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加点的字词。(2分)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本诗表面上写( ),实质上写( ),写作者那种( )的性格,( )的高傲风骨。(4分)
(二)课外阅读
《母亲的记忆》
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三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
“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吧!”
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并且经常对家里人说:
“这是你爷爷吩咐下来的,你们不要管我。”
春秋两季,母亲为地里的庄稼,像疯了似的劳动,她每天一听见鸡叫就到地里去,帮着收割、打场。每天很晚才回到家里来。她的身上都是土,头发上是柴草。蓝布衣襟汗湿得泛起一层白碱,她总是撩起褂子的大襟,抹去脸上的汗水。她的口号是:“争秋夺麦!”“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家人谁也别想偷懒。
我生下来,就没有奶吃。母亲把馍馍晾干了,再粉碎煮成糊喂我。我多病,每逢病了,夜间,母亲总是放一碗清水在窗台上,祷告过往的神灵。母亲对人说:“我这个孩子,是不会孝顺的,因为他是我烧香还愿,从庙里求来的。”
家境小康以后,母亲对于村中的孤苦饥寒,尽力周济,对于过往的人,凡有求于她,无不热心相帮。有两个远村的尼姑,每年麦秋收成后,总到我们家化缘。母亲除给她们很多粮食外,还常留她们食宿。我记得有一个年轻的尼姑,长得眉清目秀。冬天住在我家,她怀揣一个蝈蝈葫芦,夜里叫得很好听,我很想要。第二天清早,母亲告诉她,小尼姑就把蝈蝈送给我了。
抗日战争时,村庄附近,敌人安上炮楼。一年春天,我从远处回来,不敢到家里去,绕到村边的场院小屋里。母亲听说了,高兴得不知给孩子什么好。家里有一棵月季,父亲养了一春天,刚开了一朵大花,她折下就给我送去了。父亲很心痛,母亲笑着说:“我说为什么这朵花,早也不开,晚也不开,今天忽然开了呢,因为我的儿子回来,它要先给我报个信儿!”
一九五六年,我在天津,得了大病,要到外地去疗养。那时母亲已经八十多岁,当我走出屋来,她站在廊子里,对我说:“别人病了往家里走,你怎么病了往外走呢!”
这是我同母亲的永诀。我在外养病期间,母亲去世了,享年八十四岁。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永诀——( )
孝顺——( )
祷告——( )
疗养——( )
2、第五小节写母亲像疯了似的劳动。先概括地写,然后具体地写,按提示照原文填空。(4分)
①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4分)
(1)第二天清早,母亲告诉她,小尼姑就把蝈蝈送给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里有一棵月季,父亲养了一春天,刚开了一朵大花,她折下来就给我送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突出母亲勤劳的是第( )自然段,突出母亲善良是第( )自然段。(2分)
5、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个片断,表现你母亲某一方面的性格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口语交际。(8分)
根据提供的情境写一段话。
新课程提倡小学生多读课外书,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要去书店买书,他们邀请你前去参谋,你将怎样指导他们选择书籍,请有条理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30分)
题目: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提示:“竖起大拇指”常用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以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