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7-5-4 19:36:10

2017小升初专项训练写人作文试题及范文解析十二

  2017年小升初大幕已经拉开,孩子们是不是在积极的准备备战呢?小编整理了语文作文方面的专项训练题。以下是写人作文试题:
          题目:_________是最美的行囊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渴望""微笑""自信""关爱""思念"等,也可自行填词),然后写一篇记叙文。2.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450字。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


jzfive 发表于 2017-5-4 20:50:29


       
                               
          【答案】自信是最美的行囊
       
          自信是最亮丽的风景线; 自信是最准确的航标;自信是最好的指南针;自信是最美的行囊。
       
          记得那一次运动会,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而我,就前几秒还趴在窗户上看比赛,这一秒却被运动员管理者--梦梦,抓了下去。就在刚刚,我还在操场上郁闷着怎么逃避我的最后一项比赛--接力五十乘八,怎么办啊?跑步我倒不怕,就是交接棒,五十米也就几秒的事,可是如果我掉棒了怎么办?掉棒再捡起来,然后再跑的时间都已经够跑二十多米了,那么全班都会责备我的,怎么办?唉,我可不可以不参加啊?对啊!不参加,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先躲起来再说,等比赛的时候找不到我就一定会找别人代替了啊,对,比完再出来。于是,我就跑到了教学楼里……
       
          梦梦一边拉着我到比赛场地,一边安慰我说:"没事,就一个交接棒的事,两秒搞定,主要就是看咱们的默契程度,都六年了,肯定百分百默契,看准你下一棒人的手在哪里,接稳就好,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加油!我们相信你,你也要相信我们啊!"我点了点头,好,加油,我要相信自己。
       
          转眼就该六年级比赛了:"砰"的一声枪响,各班的运动员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我心一直在不安地跳动,我们班跑第一棒的同学一眨眼的功夫就逼近了第二棒,跑第二棒的同学飞一般的冲了出去,和别班拉开了一小段距离。眼看就轮到我了,腿都软了。看着跑第二棒的同学离我越来越近,我更是害怕了。但是我看见了同学们坚定的眼神,想起梦梦对我说的话,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很利索地接过棒子就跑。尽管别班运动员紧追不舍,还是没有追上我。我看准了下一棒同学的手,感觉到他已经拿到接力棒后才放开手,就这样各班运动员一个紧接一个地跑着,"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最终我们班接力得了全年级的第一名。
       
          自信是石,敲出了星星之火;自信是火,点燃了熄灭的灯;自信是灯,照亮了夜行的路;自信是路,引着你走向成功。让我们一起带着最美的行囊――自信,开始生命的征程吧!
        点击下一页查看解析
/collect/201705/04/122250_4c5b6d65b2db822.gif

jzfour 发表于 2017-5-4 20:59:08


       
                               
          【解析】
       
          试题分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2.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3.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4.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5.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6.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点击查看:2017年小升初写作专项训练及范文解析汇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小升初专项训练写人作文试题及范文解析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