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7-3-9 10:52:17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跳绳》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小组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表,并汇报:小东跳了62下,小红跳了48下,小亮跳了70下。
       
          二、探索新知,从问题情景中探索算法
       
          1、根据数学情景和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在小组中说说,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亮比小红多跳几下?
       
          小红比小东少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
       
          或者提出小东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 小东和小亮共跳了几下?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请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
       
          62 – 48 70 – 48 70 – 62 62 + 48 48 + 70 62 + 70
       
          2、探索算法。
       
          先请学生估计以下 62 – 48 = ,可能等于几,再请学生通过具体计算,进行验证。
       
          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小组中交流,互相帮助。
       
          汇报小组意见(允许学生使用各种算法)
       
          (1)我想 62 – 40 = 22 ,22 – 8 = 14 ,我会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所以先把48看成40,减完40,还少减了8,所以再减去8等14。
       
          (2)我想 62 – 50 = 12 ,12 + 2 =14 ,把48看成50,减完50,还多减了2,所以再加上2等14。

jzsix 发表于 2017-3-9 11:28:56


          (3)我想各位上的2不够减8,于是就向十位借十,就成了12 – 8 = 4 ,十位上的数被借走了十,所以就成了60 – 10 – 40 = 10 ,再把10 + 4 =14。
       
          用的是“满十进一”的方法。
       
          (4)用竖式计算。
       
          6 2 十位上的6借走1还剩5,
       
          - 4 8 5 – 4 = 1
       
          1 4
       
          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正确即可。
       
          3、比较几种算法的简便性。
       
          请学生说说以上几种算法,哪一种更为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老师认为“满十进一”的计算方法比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自己所接受的方法。
       
          三、实际应用
       
          1、完成 。
       
          70 – 48 70 – 62
       
          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2、教科书第62页的“想一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3、教科书第63页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没有进一,数位没对齐等。
       
          4、教科书第63页的第2题。
       
          先要让学生看懂图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淘气用50元买了一个羽毛球拍售货员阿姨找了他29元,买一个羽毛球拍需要多少钱?
       
          列式解答,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教科书第63页的第3题。
       
          明确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其中“( ) + 40 ”的答案不唯一。可以让学生进行猜测,“( )”可能是0,也可能是4,如果“( )”是其他数,它就无家可归了。
       
          四、总结
       
          有什么向对大家说的?有没有什么意见要发表?
       
          板书设计:
       
          跳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跳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