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7-3-9 10:51:20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城市的标识》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的作者是张抗抗。全文围绕“标识”作者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城市的雷同致使城市失去了它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力和灵性,为下文写“树”是城市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埋下伏笔。最后作者以真实的内心感受,来唤起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珍惜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礼物的意识。用“树”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后的馈赠,也是城市仅存的个性,来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都是城市的孩子,对城市再熟悉不过了,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一下哪些物体可以作为城市的标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六年级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多阅读,在读中去感悟,以便更深刻地认识到“树“是城市的标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线,倡导多读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明确指出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都是以读为前提,以读为中介,以读为纽带,以读为归宿的。让学生在多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深理解和体验,使其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树已经成为“城市仅存的个性”。
       
          2、理解课文内容,对城市“多胞胎”现象进行思考,产生“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的强烈的愿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对城市“多胞胎”现象进行思考,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把树作为城市的标志,珍爱树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对城市“多胞胎”现象进行思考,产生“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的强烈的愿望。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自主学习——交流释疑——领悟表达方法——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城市的标志》,回忆一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作者主要写了我们的城市与城市越来越像多胞胎,只有树是城市中唯一的标志,呼吁大家爱护城市的树。)
       
          2、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设计意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走进课文内容。
       
          二、 自主学习。
       
          前置作业
       
          1、默读课文7---17自然段,思考文中写了哪些城市的哪些树?这些树各有什么特点?请填入表格,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树,有感情地读一读。

       
               
                       
                                城市
                       
                                作为城市标志的树
                       
                                树的特点
               
               
                       
                                1
                       
                               
                       
                               
               
               
                       
                                1
                       
                               
                       
                               
               
               
                       
                                1
                       
                               
                       
                               
               
               
                       
                                1
                       
                               
                       
                               
               
       

          2、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志?(可以从文中找关键词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自学,为课堂学习交流做准备。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三、交流释疑。
       
          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成果展示出来?
       
          其他同学认真看,也可以补充完善。
       
          2、集体评价。

       
               
                       
                                城市
                       
                                作为城市标志的树
                       
                                树的特点
               
               
                       
                                杭州
                       
                                香樟树
                       
                                遒劲而伸展 王者风度
               
               
                       
                                南京 上海
                       
                                法国梧桐
                       
                                高大粗壮 宽大茂密 浪漫
               
               
                       
                                福州 广州
                       
                                榕树
                       
                                完整的森林
               
               
                       
                                海口
                       
                                椰树
                       
                                婀娜苗条
               
               
                       
                                长春
                       
                                油松
                       
                                挺拔苍劲
               
               
                       
                                新疆喀什
                       
                                圆冠榆
                       
                                玲珑精致
               
               
                       
                                北京
                       
                                国槐
                       
                                秀气坚韧
               
       

          重点指导:香樟树和法国梧桐两段的朗读。
       
          指导读出香樟树的王者风度、遒劲而伸展、葱郁等。
       
          指导读出法国梧桐的蔚为壮观、宽大茂密、高大浪漫、光滑等。
       
          一起来认识这些城市的标志。
       
          师引读:
       
          所以作者说:在拥挤熙攘、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今
       
          引读:唯有这些树,如高扬的旗帜和火炬,从迷失的暗处闪现出来,为我们引领通往故乡的曲折小径。
       
          当你迷失在被无数次复制过的城市里,你找不到回家的路时,
       
          引读:唯有…….
       
          小结:多么美丽的树,它们不仅带给我们视觉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引领我们找到回家的路,让我们身心愉悦,作者把它称为“城市的标识”?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交流中提高认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维意识。
       
          问题2: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3、 交流: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只剩下了树,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座城池的性格;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
       
          老师相机板书:印记、标志、灵魂、馈赠、个性
       
          点拨:作者把树作为城市的标志,想表达什么?提醒我们……?
       
          小结:千城一面是件很糟糕的事情,城市与城市之间已经变得越来越相似,城市的个性不知何时被悄悄地抹杀。曾经千姿百态、各具风韵的城市已被钢筋水泥、大同小异的高楼覆盖。在张抗抗看来,
       
          接读:最后只剩下了树…… 最后只剩下了树…… 最后只剩下了树……也许有一天……
       
          提问: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体会排比的作用。连续用三个只剩下树,说明了树在城市的重要作用。合理的修辞方法可以提高表达效果,让学生在学习文章中体会。
       
          四、领悟表达方法。
       
          文章的题目是《城市的标志》,为什么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城市的“多胞胎”这一现象呢?(讨论)
       
          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用有差别和相反的事物做陪衬,我们把这种写法叫做反衬。
       
          五、拓展延伸。
       
          既然树木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请你结合学习感受,帮助城市绿化委员会写一段宣传语,用上排比、比喻或拟人的方法。
       
          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吧,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吧,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吧,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束语:生活在日益美丽和繁华的城市中,让我们都精心的呵护城市的树吧,都用心地汲取和继承城市的文化吧,让我们的城市因文化而厚重,让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因文化而温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城市的标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