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7-3-9 10:50:37

四年级数学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笔算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为背景,通过探索卡通人物的秘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动脑,动眼,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的有趣、有益、有效。
       
          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鼓励学生自己算。学生已经能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需要多乘一步,并把两次的部分积相加。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的重点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五、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出发,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上一节所学的内容。
       
          2、小黑板出示口算题: 23×20= 42×30=
       
          3、课件接着出示估算题:
       
          23×19=42×29=
       
          23×21=42×31=
       
          4、笔算下面各题。
       
          1643 3 8 65
       
          ×21 ×15×4 4×34
       
          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同时请四位学生上台板演,讲评时请同学们说说计算步骤和要点。
       
          5、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二)、新授。
       
          1、小黑板出示: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
       
          3、列式:145×12=
       
          4、计算过程。
       
          (1)估算。
       
          教师:请大家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
       
          估算一:把145看成150
       
          150×10得1500
       
          150×2得300
       
          1500 300=1800
       
          因为145<150所以结果应比1800米少一些。
       
          估算二:把12看成10。
       
          145×10=1450
       
          12>10,所以结果应比1450米大。
       
          (2)笔算。
       
          教师:你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现在请你们尝试列竖式计算145×12。
       
          ①学生独立尝试笔算,教师巡视课堂,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②反馈计算结果,要求学生回答:
       
          先算什么?(先算145×2)
       
          再算什么?(再算145×10)
       
          最后算什么?(2个145与10个145的和)
       
          板书:145×12=__千米
       
          14 5
       
          × 1 2
       
          29 0
       
          1 45
       
          1 74 0
       
          注意什么。(两部分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③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我们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④对照自己的估算结果,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是合乎实际,以提高学生估算的真确性。
       
          (3)用计算器计算。让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145×12,然后再和笔算结果对照、检验笔算结果是否正确。
       
          (4)总结: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这一环节,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进而探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在这一过程中,我先是先是让学生估算,再让他们笔算,最后用计算器检验,这样,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既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4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以用计算器自行检验。
       
          2、练习七第3题。
       
          164×32=54×145= 254×36=
       
          217×83=43×139= 328×25=
       
          提示学生: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学会了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其方法就是: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相信,在我的教育教学(cn-teacher.com) 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下,我所教出来的学生会更有知识、更有智慧、人格更健全,谢谢大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笔算乘法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