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7-2-13 11:51:15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阅读理解题

  黄河颂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河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地伟大坚强!像你一样地伟大坚强!
       
          1、第一段中有一句运用了对偶:   
       
          2、第一段诗人登临于高山之巅,看到了什么?“奔向”“掀起”“结成”“劈成”这几个响亮有力的词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景象?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    )。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是对全诗内容的总括。
       
             
       
          3、诗中有两组对比。
       
          A、高大险峻的(    )和(    )在红军的眼里如同小小的“细浪”、“泥丸”,这一大一小的对比,表现了红军的(    )的英雄气概。
       
          B、“寒”字用来烘托(    ),反衬红军(    )的英雄形象。“暖”字表达了红军(    )的心情。这一寒一暖的对比,很巧妙。
       
          4、这一壮举,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勇往直前。“更喜”两字,不仅表现了(    ),还体现了(    )。
       
          5、诗中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1、文中记叙了哪两件小事?
       
             
       
          鸡毛信
       
          ★海娃14岁,是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有一天,爸爸叫海娃把一封粘( )着三根鸡毛的信送到三王村,在第二天天黑之前一定要送到,千万不要落到鬼子手里。
       
          海娃一听便赶着羊向三王村急急地跑去。到西山时海娃远远的看见有一队鬼子向这里走来,海娃心想:把鸡毛信藏( )在哪里?扔了肯定不行,埋起来万一找不到怎么办?羊群却一点儿也不着急,只管朝川口跑着,跳着……看着颤( ) 悠悠的羊尾巴,海娃的心头忽然扑通跳了一下。海娃来不及多想,两步抢到头里,一头扑到头羊身上。老绵羊脖子上挂个铜铃。海娃把它拦腰抱住,掀起那肥腾腾的大尾巴来,就着羊屁股,拧了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绑在羊尾巴下。这时鬼子来到了跟前,歪嘴黑狗搜遍了他的全身只搜到了一个大地瓜,小小胡子让他带路去三王村。眼下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便赶着头羊在羊道上飞奔,羊道太难走了,歪嘴黑狗便让他走的慢点,可海娃不听,还是飞快地奔跑,把鬼子拉在岩石之后,眼看就要进三王村的包围圈( )了,他便高声呼叫:“快打鬼子,鬼子来了!”
       
          不一会,八路军都到齐了,鬼子知道上当了,开出一排排子弹。不好,一颗子弹打到了海娃,他昏倒了。一个八路军把海娃救起,海娃嘴里不停地说:“羊……老绵羊,尾巴下……。鸡毛信……尾巴下”说罢便昏( )过去了。
       
          1、给文中的加下划线字注音。
       
             
       
          2、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海娃是怎样处理鸡毛信的?
       
             
       
          3、第二段哪些词描写了海娃处理鸡毛信的动作?由此,你看到了什么?
       
             
       
          4、请你分别给文章每个部分拟小标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阅读理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