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12-24 17:26:09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动物乐园》说课稿

  分析教材: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基础知识,它不但是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而且又为学习认识两位数及多位数的比较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我认为,本节课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分析学情:
       
          从心理特征来说,一年级学生逻辑思维发展还不成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学前对于数的大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标准的数学符号“>”“”、“”、“

jzthree 发表于 2016-12-24 17:36:28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基础知识,既是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又为学习认识两位数及多位数的比较认识等知识奠定了基础,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说学情)
       
          我认为备课固然重要被学生更不容忽视,从心理特征来说,一年级学生逻辑思维发展还不成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学前已有了一些关于数的认识经验对数的大小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标准的符号“>”“<”的理解学生会觉得抽象,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比较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2)能正确运用数学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数学思考: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体会一一对应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比较数的大小过程中,体验学习比较的乐趣。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领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正确比较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能正确运用数学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准备通过教师领学“”,并引导发现“”的使用规律。

jzfive 发表于 2016-12-24 18:36:04


          三、教法分析(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本着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
       
          四、学法指导(说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类比、交流、反思等活动,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五、教学过程(说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了如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首先我设计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了让小动物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人类不仅制定了动物保护法,还在世界各地为小动物修建了动物乐园。听说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我们去看看谁来了?而后我设计了数一数,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数一数在动物乐园中你看到什么了?并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摆一摆,并请数的快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在集体交流,教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小动物的只数,还数出了胡萝卜,秋千等物品的数量,真不错.学数学就应该这样,要善于思考。数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从学生熟悉的小动物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强劲的学习动力,这也是一个恰当的时机轻松自然的将学生带入到另一环节。
       
          (二)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重点是使学生认识“=”“>”、“”、“

jzsix 发表于 2016-12-24 20:15:10


          1.认识
       
          在认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比一比,认一认,摆一摆的活动。我向学生提出谈话内容,小兔子非常勤劳,他们忙着往篮子里装胡萝卜呢?请小朋友们帮他们看看,共有几个篮子,每个小兔子能拿到一个篮子吗?对于此问题的回答学生的猜想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能力强的孩子可以猜,猜不出的孩子可以借助实物摆一摆具体形象,不同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都可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老师的问题。在学生积极踊跃的汇报:“我把小兔和篮子做比较。”并展示各自不同的摆法后,引导全体学生思考优选出最好的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同时课件出示教师讲解。在学生理解“=”的含义后书写,提出板演“=”的书写注意事项,并要求孩子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写三个。通过投影的展示,班级互评,不仅使学生养成书写的好习惯,还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做事认真的种子。
       
          2.认识“>”、“”、“2怎么读。水到渠成的将陌生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动物乐园》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