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12-23 08:43:20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考试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pú fǔ
       
          shǔ kuí
       
          shǔ kuí
       
          mǐnɡ dǐnɡ
       
          yū ( )泥
       
          chuō( )穿
       
          sāo( )动
       
          收liǎn( )
       
          ɡuō( )噪
       
          俯kàn(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粗犷(kuànɡ ɡuǎnɡ)
       
          媲美(pì bì)
       
          挑衅(tiāo tiǎo)
       
          琴弦(xuán xián)
       
          挟带(jiā xié)
       
          瘦削(xiāo xuē)
       
          三、给下列汉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并组词。
       
          且( )_______ 每( )_______
       
          四、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寡”字如果不知道它的读音,可用_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如果不知道它的写法,可用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请写两个含有这个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用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
       
          五、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但不能含有“看”字的词语(不得重复填写)。
       
          上个星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爬山活动。站在山顶,同学们有的( )蓝天,有的( )山下,有的( )远方,有的( )四周,有的( )着身边的一朵小花……我们( )着那充满生机的春景,满心喜悦。
       
          六、修改下列病句。
       
          1、清晨,我走在田野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读多写是能否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虚心接受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本学期我们积累了很多名言诗句,请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填空。
       
          1、麦子打完了,该松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2、诗句“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绘了夏日农村的宁静,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3、自古以来,人世间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正如苏轼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学习中,当你遇到挫折、困难时,是哪一句名言激励你,请你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密西西比河风光》一文,作者先用“_________”一句对全文进行概述,然后采用________的方式,分别写出了西岸________的特点和东岸________的特点,课文最后用“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 ”表达作者对密西西比河风光的赞叹之情。
       
          2、________,________布谷声中夏令新。更无柳絮因风起,________。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夕阳无限好,________。
       
          4、拳不离手,________。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
       
          九、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答。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把诗句补充。
       
          2、所填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第一句写_________,第二句写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_,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十、阅读语段,按要求做题。
       
          夏天的气氛是热烈的。它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墨绿色的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色的大地,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1、本段是围绕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为了凸显夏天的特点,作者采用了_________的手法。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春天的灵秀之气;而夏天的磅礴之势则表现在密密的厚发、墨绿色的长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典型的景物上。
       
          3、读着画曲线的句子,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庾信的“________”这句诗,而范成大的“________”这句诗则写出了春末夏初麦田丰收在望的景象。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自然段中“她所料的那样”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⑤自然段和第⑧自然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老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一想,女孩会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我们读懂了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描写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