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升初语文高频知识点课内阅读练习题二答案
[*]
12
2017年小升初语文高频知识点课内阅读练习题二答案
⑴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⑵排比句: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感想:体会到了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
⑶①碰到的困难;②詹天佑是怎样说,怎样做的;③为什么要这样做。
⑷①一丝不苟、高度负责;②(精密)的仪器,(周密)的计划,(周密)的观察,(精密)的勘测
⑸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⑹为中国工程师争一口气,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沉重的回击。
【解析】
⑴名师解析:本题是在考查学生能否掌握中心句。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
第一种: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第二种: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第三种: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第四种: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collect/201612/07/174034_5832c1125bbe557.jpg
[*]
/collect/201612/07/103138_5829220acd90257.jpg
12
本段的的第一句就起概括和总述作用,下文中"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体现的是不怕困难;"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体现的是勘测线路。所以第一句话就是中心句。
⑵名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能否把握排比这种修辞手法。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短语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本段中"哪里"形成三个以上结构相同的短语。特点很鲜明,所以"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就是打比句。
学生可以从本句中看到这是詹天佑亲历亲为,作为团队的表率,体现他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那么体会就应该是"体会到了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
⑶名师解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一种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种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围绕作者勘测线路概括本文的内容可以得出结论:他们遇到的困难;詹天佑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⑷名师解析:①概括人物精神时注意归纳"是怎样的人"来提炼精神品质,人物的精神品质主要指有善心、诚信、勤学好记、助人为乐、廉洁奉公等。概括从层级上看有两类:一类是直接从文章中寻找概括性的语句即可,是比较简单的概括。一类是文中没有现成答案,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本题通过詹天佑的话:"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中的"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这样的词句体现詹天佑的严谨,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精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