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11-13 19:29:12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读懂课文,初步了解从蝌蚪到青蛙的变化过程。
       
          2、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应围绕读书、识字的重点,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与积极思考,努力发现结合起来。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原有水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揭题。
       
          (二)、图文对照,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1、借助图画,初读课文,自学不认识的字。
       
          2、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感悟小蝌蚪的变化及找妈妈的艰辛。
       
          1、读课文,看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2、再读课文,想想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3、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认读“条、变”。
       
          2、指导写字。
       
          3、生独立写字,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34、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变—青蛙
       
          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已经不见了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本课抓住两条主线教学,思路清晰。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它的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是第二条暗线“变”。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就围绕着这两务主线展开了。思路清楚,就能很好地驾控课堂,孩子们在学的时候也轻松明白,兴趣盎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