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网 发表于 2016-10-26 19:25:50

多元升学标准下的十三五规划深度解读(海淀区篇)

  教改“十三五规划”来了,学龄期孩子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哪里?
       
          ——多元升学标准下的十三五规划深度解读(海淀区篇)
       
          2016年9月27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作为北京教育的重头区,海淀区教委很快就在10月8日推出了《海淀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起动了十分具有特色的“十大工程”。
       
          作为海淀区的学生,未来五年的学习和升学会有什么变化呢?今天,“NSA大赛组委会”就选择和孩子们密切相关的两个角度:“升学选拔”和“学习内容”,深入解读一下本次十三五规划政策深意。
       
          一、全篇关键词:“十大工程”
       
          海淀区的教改十三五规划,最大的亮点在于“十大工程”,分别是学位供给保障、校校优质联盟、办学条件提升、教育名家聚集、未来教育探索、核心素养培育、STEAM教育学校、教育国际化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教育治理体系构建。
       
          梳理这十大工程的工作目标和详细描述,不难发现,跟学生们紧密相关的有6个,分别是学位供给、未来教育探索、核心素养培育、STEAM教育学校、教育国际化、智慧教育等。
       
          其中的关键词,包括“学位供给增加”、“国际化”、“STEAM特色”、“大学直通”、“多元评价”。
       
          一句话总结就是:“低幼学段保障为主,评价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中高学段特长让位于特色,大学自主招生更主动”。
       
          小编解读:未来,一张试卷定终身会成为历史,评价的多元化,会将孩子的各个闪光点都呈现出来。所以,让孩子从小多元发展,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广撒网最后锁定重点培养项目),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孩子在未来才有更有优势的竞争力。如论是政策怎么变,教改怎么改,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的人生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二、最大的趋势:升学选拔评价回归信息化和多元化
       
          海淀区一直走在各区教育改革和探索的最前沿,此次的《规划》中,尤其强调创新,全篇中提及“创新”高达20余处。而对于创新内涵的细化表达,又多次集中在“国际化”和“信息化”层面。
       
          在“核心素养培育工程”中,《规划》强调:“建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学生成长的动态评价,建立初一年级入口学业水平和学段成长监测机制,突出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兴趣特长和体质健康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价。”
       
          结合“智慧教育建设工程”中的相关论述:“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内,将重点建立集体质健康、学业成绩、特长发展等信息为一体的学情数据云平台和教育决策数据支持系统,以技术保障教育发展的领先优势。”
       
          我们不难发现,学习数据化已经是下一步的重要趋势。在未来的五年,传统竞赛、特长生招生比例持续降低,学情数据的参考价值越来越大,加上“进一步依法保障办学自主权”的描述,可以预见十三五内,尤其是对于高年级段的选拔,比如小升初、中考、高考,更多的参考因素会建立在数据化的评价和综合考量上,各大参与的学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也将加大特色选拔的权重。
       
          小编解读:体质健康、学业成绩、特长发展等信息一体学情数据云平台的建立,给平时只注重孩子成绩如何的家长提个醒:平时积累很重要,不要只看那一纸成绩单。平时多带孩子参加优质活动,注重孩子平时的积累,未来都可以为孩子高年级段的选拔增加优势。

jzfour 发表于 2016-10-26 20:27:17


          三、最革新的看点:国际化+STEAM特色
       
          《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所国际高标准的STEAM特色学校,并且以点带面,逐步发展终身学习特色的一批示范班级、示范学校。
       
          STEAM被视为全球教育改革的良方妙药,被各国教育部门给予了很大的期望。目前看来,海淀区极有可能利用中关村地区的产业资源,在其中建立这所示范校。并且北部各大新建立的特色学校,也将大力发展STEAM和国际化的特色建学,在第一波改革新潮中争夺制高点。
       
          这股浪潮下,切合STEAM理念的“终身学习、项目式学习、国际交流、职业拓展”等层面的课程和学生评价体系,也将反映在实际的升学选拔中,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
       
          小编解读:很多人都不知道这“STEAM”代表什么意思,小编在这里重点解读一下:S——science科学。T——technology科技。E——engineering工程。A——art艺术。M——mathematics数学。是不是从这些字母的解释中嗅到了孩子未来应该重点培养的方向?从小孩子对这些科目的掌握情况是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且不说那么遥远和功利,现在培养孩子数理能力、语言演讲能力、设计与编程能力、科学常识理解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孩子综合能力就会不断提升,这是孩子生长过程中拥有的最大的优势。
       
          四、最主要的发力点:从高年级往低年级渗透
       
          《规划》指出,学位的供给最大的缺口在于低幼段和高中入学段。因此,这两个年级段将成为整个教改工作的核心关注点。
       
          低幼段通过增加学位数量、扩大学园数量来解决,基本影响并不会很大。
       
          高中入学段,则因为要贯彻12年义务教育、扩大高职教育政策,会通过职业化教育、多元化选拔的手段,进行学生分流。而这种多元化选拔的模式,也将逐渐影响到低年级段的选拔模式。
       
          小编解读:无论以什么方式渗透,培养孩子的能力,怎么变都可以淡定处之。
       
          五、最大的学业挑战: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将脱颖而出
       
          《规划》的创新趋势下,学生们最大的挑战将来自于核心素养的实施和锻炼。教育界各方势必都将投入精力,从学生角度出发去研究公正、权威的多元评价标准,第三方的评估数据比如PBL学习评估量规、国际学生能力评价(NSA)等,也将作为《规划》中所说的“教育治理体系工程”的重要部分,被纳入到升学选拔的参考数据中。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对所有学生来说,最大学业挑战就将是综合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家长朋友们在跟孩子交流学业问题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这一趋势的变化。
       
          小编解读:给低龄学童家长的启示——
       
          现在,无论你是否在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都请你把眼光放在孩子能力提升上,学习能力会成为孩子未来最好的竞争力。如果你想检验一下孩子平时的能力积累怎样不妨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看孩子的表现,给孩子提升的空间。
       
          由好未来旗下励步事业部与摩比事业部联合举办的NSA(NationalStudentsAbility)大赛就是考察孩子能力水平的一场盛宴,大赛考察涵盖:数理分析能力、语言演讲能力、设计编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常识理解等。如果想检验平时孩子的能力积累就可以带孩子小试牛刀,看孩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这是未来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报名时间:2016年9月22日——10月23日
       
          线上预选赛时间:2016年10月24日——2016年10月31日
       
          报名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NSA组委会”,点击“我要报名”,10月24日——31日即可参加线上预热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元升学标准下的十三五规划深度解读(海淀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