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网 发表于 2016-9-20 19:07:46

中班科学教案:蜻蜓,停一停

  活动目标:
       
          用动作表现蜻蜓的飞行姿态。
       
          初步感知儿歌的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
       
          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
       
          “儿歌”:《红蜻蜓》。
       
          图画纸、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用书《红蜻蜓》画面,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图上有谁,红蜻蜓在干什么?
       
          --红蜻蜓飞累了,停在哪里?
       
          --引导幼儿想象蜻蜓在势头上、水上停的样子,在大风大雨中飞行、降落的样子,并用肢体动作,表现蜻蜓飞行?
       
          学念儿歌《红蜻蜓》。
       
          想象创作一。
       
          --引导幼儿根据儿歌线索展开想象:红蜻蜓还会停在哪里?
       
          --请幼儿把自己的想象画成一副画。
       
          --请幼儿交流各自的画面内容,鼓励幼儿模仿儿歌的句式来概括表达。
       
          --帮助幼儿整理仿编的儿歌内容,并根据儿歌的结构表现特点,请三个幼儿合作创编一首新儿歌--请幼儿学习朗诵各小组新编的儿歌想象创作二。
       
          --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你喜欢什么动物?它会在哪里做什么?。
       
          --鼓励幼儿嘎那据儿歌的语言和结构特点来创编儿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科学教案:蜻蜓,停一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