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23 08:39:43

十册语文期末教学目标评估题

  一、卷面书写。(5分)
  要求卷面字体美观,书写规范,结构合理匀称,有一定的速度。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书写情况,分三档给分:一等5分,二等3-4分,三等2分,有书法味者可加1分。
  二、语言积累题(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mù   juān      dù    jì       chún   sú      ānjūlèyè
  (          )   (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fù"字。(4分)
  随声(    )和    (    )汤蹈火    香气(   )郁    天翻地(    )
  (    )国强民   忘恩(    )义   (   )诸实施   (   )背受敌
  3、根据要求写词语。(4分)
  (1)"冷"的意思有以下六种:①温度低;②不热闹;③不热情;④冷僻,少见;⑤突然的,暗中的;⑥比喻灰心或失望。分别用六种意思写六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一"黄金周全国各大名胜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请你写出人多、热闹的成语3个: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个成语或四字短语,概括出你印象中的人物形象。(6分)
  周瑜_________诸葛亮__________曹操_________鲁肃_________
  宴子_________焦裕禄__________屈原_________钱学森_________
  扬科_________五壮士__________贝多芬_______王进喜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写。(5分)
  我看见过(      )的大海,欣赏过(       )的西湖,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    )啊,(    )得让你(      );漓江的水真(    )啊,(   )得可以(       );漓江的水真(      )啊,(       )得仿佛那是一块(         )。] 船浆激起的(      ),扩散出(       ),才让你感觉到(      ),(      )。
  6、活学活用,仿照上文中加[   ]部分的句式,补写下面的句子。(3分)
  台湾的蝴蝶真多呀,光是品种就有400多种,仅高雄县的"黄蝶幽谷"一处,一年能生长出200万只蝴蝶;台湾的蝴蝶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台湾的蝴蝶真____________啊,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古诗,并把对应的诗题用线连接起来。(9分)
  (1)接天莲叶无究碧,_________________。             《游子吟》
  (2)山穷水尽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
  (3)粉身碎骨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             《忆江南》
  (4)_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石灰吟》
  (5)_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游山西村》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
  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威武雄壮的军阵,仿佛正在烟尘滚滚中迎面而来。精锐的前锋,排成了3列横队,210个武士俑,身穿战袍,手持弓弩,背负箭囊。横队的后面紧跟着是身穿铠甲的步兵、骑兵和战车组成的40路纵队。两侧和最后面,各有一列面朝外的武士俑。那是侧翼和后卫,是专为防止敌人截击和包抄而设的。整个兵马俑坑充满了临战气氛。
  1、这个自然段的写作顺是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_再到_________。(3分)
  2、作者观察兵马俑阵容的顺序是先_______,再_______,然后是_______。(3分)
  3、作者观察的立足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耐磨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看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阻,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给下列的词语写上近义词。(4分)
  笨拙(             )         不幸(         )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看到这篇短文的题目的时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读完文章后自己回答。(4分)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人生的坎坷,"我"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你一定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部分。(30分)
  1、按要求写句子。(4分)
  菊花开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写一段话。(6分)
  请通过对周围所见的景物或所闻的声音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一种心情。(或欢快,或忧愁,或烦闷,或害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文。(20分)
  在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困难,受到过挫折……但由于你充满信心和毅力,终于战胜了它。选择一件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事,以"我能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条理清楚,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册语文期末教学目标评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