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23 08:38:37

第十册语文复习题(4、5)

  . 一、听写词语。(内容略)
  二、选词填空。
  悄悄 静静
  (1)村上的更夫,常常看见扬科(   )地躲在乡村旅店的屋角下静听。
  (2)扬科躺在河边(   )地听着自然界美妙的音乐。
  (3)他凑在我的耳边(   )地告诉我一件新鲜事。
  瘦弱 柔弱
  1、扬科长得很(       )。
  2、(   )的幼苗,渐渐成长起来。
  3、有一种力量,推着(    )的扬科往前走。
  三、填上表示声音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1、青蛙(   )地叫,啄木鸟(    )地唱着,甲虫(    )地飞。
  2、白桦树(   )地号叫。
  3、小虫(    )地不断演奏,麻雀(   )地为他歌唱。
  4、(   )的雷声,吓得小鸭子(    )地乱叫,吓得大白鹅(    )地乱跑。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候鸟冬天要迁徙到南方去。
  燕子是候鸟。
  所以燕子冬天要迁徙到南方去。
  1、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
  我是下等人,最不中用。
  ————————————————
  2、 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青蛙不是哺乳动物。
  ————————————————
  五、造句
  颤动——
  茁壮——
  不管……总……——
  凡是……都……——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白杨树是在(      )的大戈壁,没有(    ),没有(    ),没有(    )的(      )环境中生长的。
  2、读了《白杨》,我好象看见(    )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白杨正迎着(       )成长起来。
  3、 扬科只想看一看,摸一摸小提琴却被打死,这说明了(
  )
  4、晏子(   )次挫败了楚王的(   ),维护齐国的(      )。
  5、钱学森是我国(   )的科学家,他早年(      ),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了(      ),成了(   )和(      )专家。他在(               )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6、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回到祖国是因为(
  )。
  7、《秦始皇兵马俑》一文从(      )、(      )、(      )三方面来介绍的,其中第2方面又是分(   )、(   )、(      )三方面来写的。
  8、张大爷家的食物链饲养场是指:果树下鸡鸭吃(          ),猪吃(       ),(      )产生沼气,沼气渣(       ),(
  )喂貂,(      )又能肥田,再(             )。
  七、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春天到了,校园的花坛里(                   )。
  2、(      )听了王老师讲的故事,明白了学习要刻苦的道理。
  4、周瑜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十万支箭来为难他,然而(          )。
  5、张大伯家的果树长得这样茂盛,也许是(            )。
  八、理解语段,按要求作业。
  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威武雄壮的军阵,仿佛正在烟尘滚滚中迎面而来。精锐的前锋,排成了一列横队,210个武士佣,身穿战袍,手持弓弩,背负箭囊。横队的后面紧跟着的是身穿铠甲的步兵,骑兵和战车组成的40路纵队。两侧和最后面,各有一列面朝外的武士佣,那是侧翼和后卫,是专为防止敌人截击和包抄而设的。整个兵马俑坑充满了临战气氛。
  1、这段话的写作顺序是(                     )。
  2、作者观察兵马俑阵容的顺序是(                     )。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1、背负:                   2、临战
  3、手持:
  4、这段话主要写(             )。
  九、作文
  面对越来越厉害的白色污染,河水变臭了,小树枯死了,小鸟不见了,空气不难闻了。请你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十册语文复习题(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