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22 08:32:35

三年级语文试题——(第五册)按课文内容填空8

  第八单元:
  86、王维想:以前            ,每逢            ,总要和兄弟们   茱萸,                              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
  !如今我们却            ,不能      ......         ,
  兄弟们一定也在      聚会,         , 思念着我呢。
  87、《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代大诗人       写《                      》这首诗的故事。这首诗诗他  岁时写的。诗中写到的“佳节”指         ,在每年农历的   月   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请默写这首诗:                      ,                      。
  ,                      。
  88、一年一度的     到了。诗人王维不由思绪万千,写下《       》这首诗。“         ,          “表达了王维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89、《孙中山破陋习》一文中的”陋习“是指         。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了,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
  陋习。
  90、孙中山小时侯很喜欢自己的姐姐。当是孙中山的家里       ,他的姐姐                     ,       、      、         、         ,样样活儿都干。      时,姐姐就                     。孙中山最爱
  ,姐姐也                        。
  91、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                        ,
  。姐姐痛苦极了,                     。
  92、沾衣欲湿杏花雨,                  。                  ,西出阳关无古人。                     ,非是藉秋风。
  忠   ,   无辜铸佞臣。
  93、身怕不动,         。手越用越巧,         。            ,两天晒网。三心二意,         。 师傅         ,         。熟能生巧,         。
  94、《梅花》的作者是          ,全诗是:
  ,                      。
  ,                      。
  95、读了本学期的课文,我们知道:年轻的刘泊承有”     “的美称,著名城市杭州有”      “的美称,济南有”    “的美称,香港有”      “的美称,连山间的化石也有”    “的美称。此外,你还知道     有”     “的美称。
  96、读了《掌声》这篇课文,我的体会是
  。
  97、”刮骨疗毒“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             ),在戏剧中他的脸谱通常是(      )色,代表了他(         )的性格。这学期,我们还认识了(      ) 的勾践、(         )的刘伯承和(         )的彼得,他们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98、明净的湖水晃动着(               )的倒影,仿佛(            )。在这(         )的西湖边(       ),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仿佛”还可以换成                ,也可以换成                。
  请用“仿佛”写一句话:
  仿佛:
  “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意思就是:
  。
  99、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古诗,任选一首默写。再在课外找一首和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相类似的古诗默写出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年级语文试题——(第五册)按课文内容填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