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22 08:28:19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等第: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càn làn       wǔ dǎo      bǎo zhèng   lián péng      sù shǒu jiù qín
  (      ) (         ) (         )(            ) (               )
  jùn qiào       fǔlǔ      bìlǜ       húdié      miào cí jiā jù
  (      ) (      )(       )   (         )   (                )
  二、组词。
  哀(       ) 捡(      ) 译(      ) 僻(      ) 豪(      )
  衰(       ) 检(      ) 释(      ) 避(      ) 毫(      )
  biàn(      )         pō(      )         cháo(         )
  pián(      )         bó(      )         zháo(         )
  三、按要求写词句。
  1、写四个表示声音的词。如:沙沙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仿照“不折不扣”写出四个“不A不B”式的成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例:狐狸掉进了陷阱。
  狐狸不小心掉进了陷阱。
  狐狸不小心掉进了猎人设置的陷阱。
  战士们守卫着边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下面的词语(至少三个),写一段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话。
  飘落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
  1、这颗雪松是我去年刚栽的。
  2、我们要养成讲究卫生。
  3、这是一个景色优美、风景秀丽的地方。
  五、按课文要求填空。
  1、默写《望庐山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默写一首你在课文外学到的他写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沙是祖国巨大的__________,她拥有_____________,蕴藏着_____________,贮存了________________ 。
  3、我国有个____民族,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是_____族,从本册教材中,我知道的少数民族有_______族、_______族。
  4、学习《狼和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要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将下列排列错乱出话重新整理,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于是,他请人在弓上雕刻了各种各样的花纹。
  (   )将军高兴极了,想试一下弓。
  (   )故古时候,有将军得到一张射得又远又准的弓。
  (   )那美丽的图案,看上去非常精美。
  (   )他用力一拉,没想到,弓断了。
  (   )他很珍爱这张弓,想把它修饰一下。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吗。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可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   )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
  2、写近义词。    品味(       )
  3、造句。
  不仅……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写出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划出怎样“煮书”的句子,用“~~”划出写“煮书”好处的句子。
  6、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你也一定帮助过别人,请以“帮助”为题,写一件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