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20 09:02:59

五年级语文试题——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倚(    )   援(    )   妄(    )   诡(    )
  椅(    )   授(    )   忘(    )   跪(    )
  三、圈出错别字,把对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全对的打“√”。
  镇定安祥(    )   环镜恶劣(    )
  水流喘急(    )   翻山跃岭(    )
  飘泼大雨(    )   震耳欲聋(    )
  千钓一发(    )   开辟通路(    )
  夜以继日(    )   无法辩认(    )
  四、读句子,给加红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1.我们早就着穿了敌人的诡计。(    )
  2.红四团的战士索性点起火把来。(    )
  3.红四团翻山越岭,沿途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    )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青蛙和大雁
  两只大雁和一只青蛙在水平如镜的湖边同住了很久,他们相亲相爱,就像一家人一样。
  后来天旱,湖水干枯没水喝了。大雁想飞到有水的地方去,但舍不得把青蛙留下来。
  “怎么办?”大雁和青蛙商量着说。
  青蛙想了想说:“用一根小绳子,你们衔着两头,我衔在当中,我们一起飞到有水的地方去。”大雁同意了。
  它们在空中飞了起来。飞过几个蒙古包的时候,有人看见了。人们惊讶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真有办法!”青蛙心想,这是我想的办法。
  又飞到了有很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的人看见。人们齐声赞美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谁想出这么好的办法!”青蛙更得意了,它差一点喊出来:“这是我想的办法呀!”
  又往前飞到了有更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更多的人看见了。人们赞不绝口:“大雁带着青蛙飞行,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聪明。”青蛙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青蛙从空中掉下来,活活地摔死了。有谁知道青蛙摔死的原因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l)惊讶--
  (2)赞不绝口--
  2.前两次,青蛙听到人们称赞为什么不张口?第三次为什么忍不住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干枯--(    )聪明--()赞美--(    )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二)我是共产党员
  在敌人秘密审讯的日子里,立安受尽了酷刑,始终没有一句口供。敌人把一个叛徒招到庭上,叫他指证。
  叛徒有气无力地说他叫欧阳立安他是上海总工会青工部部长还是共青团江苏省委委员一家子都是共产党
  无耻立安目光炯炯斥骂着叛徒
  那么你承认你是欧阳立安是共产党员了法官得意起来你还有什么可说
  你要听吗立安轻蔑地说那我可以告诉你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国民党迟早要灭亡不错我是共产党员就是筋骨变成灰也还是百分之百的共产主义者我为主义为人民而死死而无怨
  你年纪轻轻死了未免可惜法官扮起伪善面孔我可以想办法开脱你只要
  你是枉费心机什么也休想知道立安坚决而严厉地回答敌人
  在二十三个被捕的革命者当中,立安是最年轻的一个。敌人欺他没有经验,想从他身上打开个缺口,但终于失败了。//
  二月七日深夜,漫天飘着鹅毛大雪。立安他们赤着脚,踏着深雪覆盖的荒地,穿过一座小石桥,来到一条结冰的河边。难友们知道做最后一场搏斗的时刻到了,于是,一个个向身边的敌人扑去。悲壮的《国际歌》,夹杂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淹没在零乱的枪声里。
  1.给文中人物的对话加上标点,注意提示语的位置。
  2.文中人物对话时,提示语分别处在三种位置,标点的用法是:
  (1)提示语在人物语言前,用(      );
  (2)提示语在人物语言中,用(      );
  (3)提示语在人物语言后,用(      );
  (4)凡人物的语言都用上(      )。
  3.本文已用“//”分成两个部分,简洁地写出每部分的大概意思。
  六、字谜。
  古时候有个秀才,想到邻居李嫂家借件新袍子,给自己打扮打扮,好去丈人家拜年。他向李嫂说明来意,李嫂笑笑说:“衣在床上,可是正月没有初一,你去拜什么年呢?”张秀才一听,莫名其妙:“怎么正月里没有初一呢?她到底是借还是不借呢?”请你帮帮张秀才,李嫂同意借袍子吗?(提示:根据李嫂的话打一个字谜,就知道答案了)
  七、用三个字的谜题猜四个字的成语,简洁扼要,趣味盎然,猜猜看,你一定行的!
  抢时间--( )( )( )争   大合唱--( )( )( )声
  鱼尾纹--( )( )( )睫   肉搏战--( )( )( )接
  说梦话--( )( )( )语   不像话--( )( )( )语
  糖广告--( )( )( )语   长篇话--( )( )( )语
  答案:
  一、呼啸、恶劣、袭击、覆盖、湍急、疯狂、号召、狼狈
  二、倚靠、椅子;支援、教授;妄想、忘记;诡计、跪下
  三、镇定安祥(详);环镜恶劣(境);水流喘急(湍);翻山跃岭(越);飘泼大雨(瓢)   震耳欲聋(√);千钓一发(均);开辟通路(√);夜以继日(√);无法辩认(辨)
  四、1.阴谋2.干脆3.击败
  五、(一)1.(1)惊讶:惊奇,奇怪。(2)赞不绝口:不停地称赞。 2.因为它知道自己一张口就会掉下去。因为夸奖的人更多了,青蛙太得意了,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3.湿润、愚蠢、批评   4.略。(二)1. :“。,,。......”“!”,。“,,?”,“?”“?”,“,!,!,,、,!”“,。”,“,......”“,!”。2.(1)冒号 (2)逗号 (3)句号 (4)引号3.(1)欧阳立安在法庭上严词痛斥敌人。(2)欧阳立安英勇就义。
  六、李嫂的话“正月没有初一”就是一个“肯”字,李嫂当然是愿意借袍子呀。
  七、抢时间-一分秒必争;鱼尾纹--迫在眉睫;说梦话--胡言乱语;糖广告--甜言蜜语;大合唱--异口同声;肉搏战--短兵相接;不像话--牙牙学语;长篇话--千言万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年级语文试题——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