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词语辨析)
“就”是一个十分常用的副词。它的主要用法之一是表示时间,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A.表示动作行为实现得早或快
①那位音乐家五岁就开始学小提琴。
②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引黄河水灌溉农田了。
③我等了两三分钟他就来了。
④刚才天还挺好嘛,怎么一会儿就变阴了?
⑤别着急,饭马上就熟了。
B.表示两个动作行为紧接着发生
①他起了床就去跑步。
②再等一下,小钱到了就开车。
③一有他的消息,我就给你打电话。
④她回到家就动手做饭。
“就”是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用法也很灵活的一个副词,也是外国学生使用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词语之一。
常见的错误大致有如下几类:
(一)当用“就”而未用误(1)谢老师包饺子真快,一会儿包了很多很多。如果说话人认为动作行为发生得“早”或“快”;句中应当用副词“就”作状语来对动词加以修饰,以加强
“早”或“快”的语意。如“早上要赶火车,他五点钟就起床了”,“从家里到学校五六分钟就够了”。从句意上看,误(1)表示的是“包饺子”这一动作完成得很快。所以应在动词“包”的前面加上“就”,意思表达得才充分、完满:
谢老师包饺子真快,一会儿就包了很多很多。
(二)误将“就”与“还”混用
误(2)我等了他半个多小时了,他就没来。误(3)这段课文真难,我读了三遍就没太懂。副词“就”表示时间是用在含有动作行为发生得“早”、“快”或者实现得“顺利”等意义的句子中。但如果恰恰相反,动作行为迟迟难以发生或实现,句中便不能用“就”而要用其他副词。从误(2)和误(3)的句意来看,需要用一个表示动作行为一直未曾实现的副词。日常
会话中含有此义的副词最常用的是“还”。因此,两句中的“就”都可以改为“还”:
我等了他半个多小时了,他还没来。
这段课文真难,我读了三遍还没太懂。
(三)误将“就”与“才”混用
误(4)你们这儿离北京很远,我们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就到了。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得“早”、“快”或实现得“顺利”时要用“就”来修饰动词作状语。但如果与此相反,动作行为发生得“晚”、“慢”或者实现得“不顺利”,则不能用“就”而应当用另一副词“才”来表示。误(4)的前一分句中有“离北京很远”、后一分句也有“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这样的词语,显然是说“到”得慢和不顺利。因此必须将动词“到”之前的“就”改为“才”,同时删去句末助词“了”,才符合说话人所要表达的语意:
你们这儿离北京很远,我们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才到。
(四)“就”在句中的位置不当
误(5)那天晚上我们刚到体育场,就焰火晚会开始了。副词“就”作状语,除了表示“仅有”的意义,排除所限定范围以外的事物如“他们当中就小戴懂阿拉伯语”之外,一般不能出现在主语之前,而只能出现在主语之后、谓语动词之前。误(5)的第二分句中的“就”不是表示“仅有”意义的,它所表示的是“两件事紧接着发生”的意思,因而“就”不能用在主语“焰火晚会’”的前面,而应移到动词“开始”之前,即:
那天晚上我什1刚到体育场,焰火晚会就开始了。
误(6)张莉帮助我学习完汉语,坐车就回家了。在汉语中,用来修饰连动句谓语部分(连动短语)的成分,位置通常在连动短语的第一个动词之前。副词“就”在连动句中作状语,一般也要放在这一位置。如“他大学毕业后就出国留学了”,“妈妈一大早就上公园锻炼去了”。误(6)的后半部分是个连动句的形式,句中有连动短语“坐车回家”,但却把“就”用在连动短语的第二个动词“回”之前,位置不妥。肉当把“就”移到第一个动词“坐”的前边:
张莉帮助我学习完汉语就坐车回家了。
误(7)迎新晚会七点开始,我们两个人就六点半去了。
“就”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得早”时,要放在表示时间的词语之后、动词之前,如“音乐会一会儿就开始”,“下午少上了一节课,四点就放学了”。在误(7)中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是“我们”去得早,却把“就”放在了时间词语“六点半”之前,语序有误。应当把“就”移到“六点半”之后、动词“去”之前:
迎新晚会七点开始,我们两个人六点半就到了
误(8)星期五上午上完课,中国学生都就回家了。
一个句子中状语不止一个时,要注意它们的先后顺序。如果既有表示时间的状语,又有表示范围等的状语,那么时间状语要放在范围状语之前,如“客人们刚才全上一车了”。误(8)中的两个状语,副词“都”表示范围,副词“就”表示时间。因此把“都”放在“就”之前是不妥当的,应当把“就”移到“都”的前面:
星期五上午上完课,中国学生就都回家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