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9 14:59:00

六年级语文试题——毕业试卷B卷

  1、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使其表达的意思不同。(2分)
  A、红队打败了蓝队获得了冠军。   (红队获得了冠军)
  B、红队打败了蓝队获得了冠军。   (蓝队获得了冠军)
  2、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往往也不同。读下面的句子,在相关的词语下打上着重号“· “,使其与括号里所表达的意思相同。(2分)
  A、三场比赛,我们队就踢进了5个球。(太少了!)
  B、三场比赛,我们队就踢进了5个球。(真不少!)
  3、把下面的六个成语分成三组相对应的写下来。(3分)
  锦上添花东南西北望梅止渴雪中送炭画饼充饥前后左右
  A、
  B、
  C、
  4、按要求用”√“在括号里标出正确的答案。(3分)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描述的瀑布在:
  ①江西庐山(   )②安徽黄山(   ) ③山东泰山(   ) ④四川峨嵋山(   )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天。“这句诗描写的季节是:
  ①初秋(   ) ②深秋(   ) ③初冬(   ) ④初春(   )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中的”佳节“所指的传统节日是:①元旦节(   ) ②端午节(   ) ③中秋节(   ) ④重阳节(   )
  5、读下面一段话,在括号里填空。(4分)
  相传在(   )代,当朝的皇帝和一位学者,因看见一位长寿老者而现场作了一
  副(      )的”数学对联“。上联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上联是由(          )皇帝所出;下联是由学者(         )对出。联中的“花甲”指的是(   )岁;“古稀”指的是(   )岁;“一度春秋”指的是(   )。这位长寿老者当时应该是(   )岁。
  6、根据下面文字描述,写出诗句原文,并按要求填空回答问题。(6分)
  好雨似乎懂得适应季节,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
  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沉沉的,只有江上小船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着这带着雨水的花朵,更加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似锦的世界。
  (1)诗句原文:
  (2)这首诗是(      )代诗人(      )的作品。“花重锦官城”中的“重”字读音是(       );“锦官城”所指的城市是现在的(         )。
  邛崃市2007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A卷(100分)
  一、(7分)。每个汉字写正确0.5分。
  (申)请   (竣)工   (徘)徊   (魅)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2分)。按要求写在田字格满分,书写不正确、不工整每个字0.5分,扣完为止。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6分)。1、填空补充词语正确每空0.5分,4空共2分;(略)
  2、写词语正确每个1个,共4分。(略)
  四、(5分)。序号填写正确每个1个。
  ①你的②我的③他的④买⑤卖⑥说⑦太阳⑧锅⑨灶
  1、萁在釜(   ⑧)下然,豆在釜中泣。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①)翁。
  3、楚人有鬻(   ⑤)盾与矛者,誉之曰(⑥   ):“吾( ②    )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五、(6分)。每小题正确2分。
  1、下面的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组是(C)。
  C、聪明吉祥魁梧一言九鼎
  2、下面句子中说法完全正确的一句是(A)。
  A、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下面句子中有错误的一句是(B)。
  B、《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最出色的作品。
  六、(6分)。A组填正确每空1分,共3分;
  1、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2、我们要从小养成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
  3、詹天佑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最后(采取)了中部凿井法进行施工。
  B组每小题填正确1分,共3分。
  1、(因为)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所以)她不敢回家。
  2、侍卫官(虽然)想劝吴王不要派兵进攻楚国,(但是)又不敢直说。
  3、近几年沙尘暴在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如果)我们还不加紧治理环境,(就)会出现难以想象的后果。
  七、(4分)。诗句补充正确每空0.5分,8空共4分。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2、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八、(4分)。填空正确每空0.5分。
  1、按原文填空。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课文《将相和》中的主要人物“将”和“相”分别指的是(廉颇)和(蔺相如)。
  B、《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性格特征鲜明。他们分别是:阴险狡猾的周瑜;从容镇定、胸有成竹的(诸葛亮);忠厚老实、守信的(鲁肃);谨慎多虑的曹操。
  九、(30分)(一)填空正确每空1分,共8分。
  1、这座世纪宝鼎是我国(1995)年赠送给(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生日礼物。
  2、这座宝鼎底座上饰有(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
  3、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宏伟(杰作)。
  (二)7个小题共22分。
  1、用“/”划正确每空0.5分。8个字共4分。
  依次为:烂注撒晨侵豪陪怒
  2、给第十自然段选择恰当的标点2分。 B、 ,:“?”(√)
  3、读音标正确每个1个,共3分。
  hǎo(    )               dàn( √)            hénɡ(    )
  hào( √)               táo(    )            hènɡ( √ )
  4、写正确每个近义词1分,共4分。
  倘若(假如 如果 假若) 阻止(阻挡 阻拦 阻碍) 立刻(立即 马上) 故意(有意)
  5、用“√”标正确2分。
  A、如果 知道 因为 所以()   B、因为 知道 应该 才是(√)
  C、虽然 知道 但是 所以()   D、因为 所以 应该 才是()
  6、句子标正确每句1.5分,两句共3分。
  A、最能表现吴王“专横、固执”的句子:
  吴王决心已定,便对大臣们说:“倘若有谁执意要阻止我,我就把他处死!”
  B、可以看出吴王知错就改的句子:
  吴王听了这话,恍然大悟,笑了笑说:“你讲的很有道理!”于是,便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7、填空回答问题正确每空0.5分,8空共4分。
  (1)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螳螂捕蝉)这个成语,还常把(螳螂捕蝉)与
  (黄雀在后)一起连用,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隐藏)在身后的(危险)。
  (2)大臣巧妙地以(螳螂捕蝉)的故事,使吴王知错就改,既达到了(劝阻)
  的目的,又(避免)了杀身之祸。
  十、按要求任选一题作文。(30分)
  按下面要求评分
  一类(27-30分):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或:想象合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有极少数的错别字。
  二类(22-26分):内容比较具体,有真情实感,(或:想象比较合理)语句比较通顺,书写比较工整,字、标点错误少。
  三类(18-21分):有内容,语句比较通顺,书写比较工整,字、标点有一些错误。
  四类17分以下:无具体内容,语句不通顺,字、标点错误多。
  B卷(20分)
  1、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使其表达的意思不同。每句1分,共2分。
  A、红队打败了蓝队,获得了冠军。(红队获得了冠军)
  B、红队打败了,蓝队获得了冠军。(蓝队获得了冠军)
  2、着重号打正确每小题1分,共2分。
  A、三场比赛,我们队就踢进了5个球。(太少了!)
  B、三场比赛,我们队就踢进了5个球。(真不少!)
  3、六个成语分成三组相对应的写正确每组1分。(3分)
  锦上添花 东南西北 望梅止渴 雪中送炭 画饼充饥 前后左右
  A、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B、东南西北前后左右
  C、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4、填空正确每个1分。(3分)
  A、①江西庐山(√) B、②深秋(√) C、④重阳节(√)
  5、填空正确,每空0.5分。(4分)
  相传在(清)代,当朝的皇帝和一位学者,因看见一位长寿老者而现场作了一副(绝妙)的“数学对联”。上联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上联是由(乾隆)皇帝所出;下联是由学者(纪晓岚)对出。联中的“花甲”指的是(六十)岁;“古稀”指的是(七十)岁;“一度春秋”指的是(一年)。这位长寿老者当时应该是(141)岁。
  6、写出诗句原文4分,有错字每两个扣1分,(含标点)扣完为止。填空回答正确每空0.5分,4空共2分。(6分)
  (1)诗句原文: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花重锦官城”中的“重”字读音是(zhònɡ);“锦官城”所指的城是现在的(成都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年级语文试题——毕业试卷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