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9 14:56:32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读拼音,写汉字。(4分)
       
          yá        jiǎo           chuī         fá
       
          悬(  )   (  )刑   (  )烟      军(    )
       
          天(  )   (  )子   (  )号      竹(  )
       
          二、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夹(jiā jiá)衣 抽屉dìtì)   兴(xīng   xìng)旺
       
          横(héng hèng)肉    含糊(húhu)   勉强(qiángqiǎng)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6+6分)
       
          不(   )不忙   (    )兵(   )政    (    )(    )满目
       
          千(   )一发   (    )精(   )神   五(   )四(   )
       
          只要……()……         只有……()……
       
          1.要进行体制改革就必然要(         )
       
          2.课上我们要(      )地听讲,(      )地发言。
       
          3.等到我们上大学的那一天,就可以结识来自(      )的朋友了。
       
          4.我们(   )现在练好本领,长大(   )能为祖国作出贡献。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错的"╳")(8分)
       
          1.    《为人民服务》篇文章的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    )
       
          2.    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等都是另共产党的创始人。               (   )
       
          3.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首尾照应"、"前后照应"、"与文题照应"等三种。       (   )
       
          4.    《卜算子·咏梅》这个题目中"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也是一种词牌名。(   )
       
          五、默写。(2+1+1+1.5+1.5分)
       
          1、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默默奉献品格的词句是:
       
          2、俱往矣,             ,                。------《沁园春·雪》
       
          3、老吾以及人之老,                                          。
       
          4、当年鏖战急,          ,         ,         。--《菩萨蛮·大柏地》
       
          5.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         、         、      。---《为人民服务》
       
          六、学习片段,进行练笔。(1+5分)
       
          人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1.    在文中的画线处把司马迁的名言补写出来。
       
          2.    认真读一读段话,想一想作者为了说明人死的意义的不同先采用了什么方法,接着又采用了什么方法,想明白后依照这段话的写法,自已也任意写一段话说明一个观点。
       
          七、语言实践。(10分)
       
          为了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素质,最近,学校和少年宫在我校联合举办了许多兴趣班,如绘画、舞蹈、书法、围棋……你最想参加哪个小组的学习呢,请你试着打上一份申请。注意做到格式正确。
       
          八、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20分)
       
          他,又攀上一座高峰
       
          1993年10月,南宁市二中学生黄天明在第五届国际表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比赛中获得了银牌,为祖国争了光,被评为"南宁市杰出中学生"。
       
          "梅花香自苦寒来"。黄天明的成绩,来自他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勤奋。他十分喜欢数学,常常专心致志地做数学练习,往往为解一道题,花上几天时间。他想,如果从这里到火车站有三条路,把每条路都走上一次,就能知道哪条路最近、最快;学数学也是这样,常用多种方法计算,才能使今后的计算做到既准确,又迅速。
       
          天明从小学开始学计算机。多年来,他总是提前学习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课本。多少次,他为解一道题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妈妈喊吃饭,他却走错了方向……就这样,他啃了一本又一本计算机的书,打下了扎扎实实的知识基础。
       
          具备了聪颖的天资和勤奋的精神,要取得优异成绩,还需要有升华的契机。小学辅导员把他引入计算机那奇妙无穷的世界,推举他参加市、自治区、全国的多次比赛,让他崭露头角。进入中学后,学校购进新型的计算机供他随时操作。数学老师更是热心地辅导他,使他的知识更丰富,能力不断提高。
       
          1990年至1993年,黄天明以优异的成绩冲出了南宁,广西,走向全国,并飞向了世界。
       
          荣誉没有使他陶醉。黄天明仍在不懈地拼搏。他正准备参加下一届国际表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在赛,去攀登新的高峰。
       
          1.    给 "过"字选择恰当手工艺解释。(6分)
       
          过:(1)从一地点或时间到另一地点或时间;(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
       
          (3)经过某种处理;   (4)超过;   (5)过失;(6)表示完毕。
       
          过人(   )      过错(   )   过河(    )
       
          过户(   )      过滤(   )   喝过水(    )
       
          2.    题目"他,又攀上一座高峰",这"高峰"指什么?(2分)
       
          3.    文中的"华的契机"具体指什么?(3分)
       
          4.    "'梅花香自苦寒来',黄天明的成绩,来自他巨人的毅力和过人的勤奋"。这句话在文中起   作用。同这句话作用相同的句子还有
       
          5.    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用得很准确,在句中各说明了什么?(4分)
       
          "啃了一本又一本计算机的书","啃"字说明了                      ,"冲出了南宁、广西,走向全国,并飞向了世界","啃"字说明了             。
       
          "冲出了南宁、广西,走向全国,并飞向了全世界","冲、走、飞"说明了                                                                。
       
          6.    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样的启发?(2分)
       
          九、作文(30分)
       
          仔细观察下面的这幅漫画,先弄懂漫画的意思,想想自己有什么感受,然后再练习写一篇四五百字的文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