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9 14:55:12

六年级语文试题——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三)

  一、多音字组词。
  二、修改病句。
  1.他的业余爱好非常广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的老家是哈尔滨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会讲三四国的英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家种了黄瓜、西瓜、南瓜、茄子等多种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将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作业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缩句。
  1.橄榄坝人的祖先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群的蚊子黑压压地飞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气势汹汹地来捉拿“弼马温”孙悟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十只草船上的草把子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照样子将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能变。
  例: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游览了长城,我怎能不受到教育呢?
  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人这样热心,让我们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试分析横线上的字与括号里的字在表达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1.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五亿多)
  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很远)
  六、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繁星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熟了,我躺在舱面上, y3ng w4ng(  )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挂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ji4n ji4n(  )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mèng huàn(  )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才zhǎ yǎn(  ),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怀里了。
  1.根据短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
  2.先解释带点的字,再写出整个词语的意思。
  (l)半明半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摇摇欲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摘录有关的句子各一句。
  (1)表示“我”看到的:
  (2)表示“我”联想到的:
  (3)排比句:
  4.“船在动,星也在动”的原因是什么?
  5.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1)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2)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参考答案:
  一、
  二、1.他的业余爱好非常广泛。 2.爸爸的老家是哈尔滨。 3.他会讲三四国的外语。  4.我们家种了黄瓜、南瓜、茄子等多种蔬菜。 5.我把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做完了。
  三、1.祖先过着生活。 2.蚊子飞过来。 3.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捉拿孙悟空。 4.草把子插满了箭。
  四、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2.他对人这样关心,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呢?
  五、1.括号里的词没有横线上的词准确。 2.括号里的词表现不出极远极远的距离。
  六、1.仰望、渐渐、梦幻、眨眼 2.(1)隐藏 一部分露出,一部分隐藏。(2)落,掉下。摇摇晃晃就要掉下来。3.(1)深蓝的天空里悬挂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2)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 4.船在动,实际是人的视觉在动,因此说“船在动,星也在动”。 5.(1)这句话说明我很喜欢看星星,感到观察星星是件有趣的事。天长日久,每颗星星的特点都非常清楚了。(2)在这里是把星星比作母亲,流露出“我”对星星的厚爱。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年级语文试题——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