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9 14:53:59

六年级暑期语文知识专题训练(3)

  一、按要求写句子。
  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改为反问句:
  2、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
  改为肯定句:
  3、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把任务交给我。”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4、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
  改为“被”字句:
  二、修改病句。
  1、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压缩了的空气,虽然能承受巨大的重量,但是有许多奇妙的用处。
  3、在施工时,要防止不发生事故。
  4、李老师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
  5、詹天佑克服了种种困难和考验,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6、一个人难免有缺错误,改进了就好。
  三、扩句和缩名句。
  扩写:
  1、小女孩表演了节目。
  2、他很快乐。
  缩写:
  1、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2、狡猾的狐狸一直盯着乌鸦嘴里的那块肉。
  四、扩充句子。
  1、(    )的爷爷(    )地给孩子们讲故事。
  2、人们怎么会不说大兴安岭(    )?
  3、冬眠是动物在漫长的寒冬季节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    )。
  五、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失去亲人的痛苦她能承受得了吗?(    )
  2、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了。(    )
  3、“‘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
  4、虽然风雪很大,但是焦裕禄还是去访问老贫农。(    )
  5、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
  六、读句子,回答问题。
  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儿缝隙。”(这里为什么用“堆”而不用“长”?)
  2、那雨小得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象蚕吐出来的丝。。
  那雨很小,很细。
  (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七、下列句子各属什么修辞手法?
  1、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
  3、这种汽车是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轮子的呢?也是用看不见,摸不着的压缩空气。(    )
  4、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
  八、造句:
  1、敬佩——
  2、周密——
  九、读句子,加标点。
  乳白色的箭体上□中国航天□四个蓝色的大字格外醒目□顶端还印有中□美□澳三国国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年级暑期语文知识专题训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