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9 14:53:45

六年级试卷:2003年小学毕业模拟试题(仅供参考)

  一.拼音写词语。
  kǒng bùmiáo huìmái yuànjīng zhàn
  (      ) (       ) (       ) (      )
  máo dùn   míng yù   bù lǚ    míng kè
  (      )(       ) (      ) (      )
  二.填空并完成练习。
  1.千里(    )(    )   大名(   )(   )
  风尘(    )(    ) (   )量(   )观
  (   )光(   )彩(    )庄(   )雅
  (    )(   )一发(    )(   )泰山
  (    )(    )鸿毛(   )(   )有味
  2、(                         )当春乃发生。
  3、(          ),(          ),(          ),(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4、赤橙黄绿青蓝紫,(                      )。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                   )。
  A、 仿第一行写重音词。(写三个)
  B、 看到彩虹,你用上面一句话赞美它。
  C、 从上面找出一对反义词
  D、 从上面找出写人的三个词语。
  E、 春雨潇潇,你用上面一句赞美它。
  三.默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四.句子
  1、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写)
  2、机器制造零件。(扩写)
  3、坡度这么大,火车爬不上去。(改成反问句)
  4、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改成“把”和“被”字句。)
  5、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改为陈述句)
  五、阅读。
  (一)
  詹天佑经常(   )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       )出自工作工程人员之口。”
  ①. 这部分是写詹天佑的(动作、语言、神态、内心活动)(用√表示)。
  ② 詹天佑不允许工程人员说(                  )这样的话,这表现了他(                                                   )。
  (二)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光。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1、 作者描写渔家小屋中的哪几样东西?
  2、 用“——”线画出描写小屋“温暖”的语句,用“    ”线画出描写小屋“舒适”的语句。
  3、从语段的具体描述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
  1、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根据词补充完整。
  《咏梅》是一首词。其中,次词牌名是(      ),题目是(   )。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    )朝(   )的咏梅词以后写的。
  (2)说说下列句子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①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②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犹有花枝俏。
  犹(      )俏(         )
  ②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她(   )丛(   )烂漫(   )
  2、“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这几句诗选自《      》,这是一(      ),作者借(       )来比喻光阴之匆匆易逝,劝勉世人要(       )。从中,你体会到(                  )
  3、“萁在(         ),豆在(          )。本自(         ),(      )何太急?”诗句选自曹植的《      》,诗人以(      )作比喻,控诉做了皇帝的哥哥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                     )。
  4、古文
  (1)填空。
  ①楚人(    )盾与矛者,(   )之曰:()盾之坚,物莫能(   )也。
  ②郑人有且置(    )者,先自度其足(    )之坐,至之(    )而忘(   )之。
  (2)解释。
  ①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②至之市而忘操之。
  (四)一双旧军鞋
  这是个彩霞似火的傍晚。一位公安干警来到街上的一家修鞋店,问道:“师傅,上个星期是不是有位高个子的干警来这儿修过鞋?”
  鞋匠端(祥、详)着眼前的这位干警,迟疑了一下说:       “莫非你是替他取鞋的吧?”
  “是的,我是他的所长,请问要付多少钱?”
  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已修好的旧军鞋。他随口说道:“你就付三元钱吧。”
  所长付过钱,当他要接过鞋匠递给他的那双鞋时,双手不住地颤抖。
  “你……你怎么啦?”鞋匠吃惊地问道。
  “一位多好的干警啊!”所长沉痛地说,“上一个星期,在一次执行‘严打’任务时,几个歹徒被我们公安干警围困在一间(仑、仓)里,他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开了(搏、博)斗。就在这时一个丧心病狂的歹徒引(暴、爆)了一捆炸药,他却不幸失去了双脚……
  “啊——”鞋匠张大嘴巴,呆住了。
  所长用低沉的声音接着说:“这双鞋他已经用不着了,他特意让我把钱还给你,谢谢了。”说完,大步走了。
  鞋匠望着这双旧军鞋,俯下身子,拿出鞋油把它擦得乌黑发亮。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觉得只有这双鞋,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
  1、 在文中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字,把来正确的划去。
  2、 从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注视—(      ) 犹豫—(            )
  3、 文中与“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已修好的旧军鞋。”照应的句子是
  (                                     )
  4、 “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此时鞋匠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                                    )
  5、 短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最让你感动?多读几遍,再说说你的体会。
  (                                       )
  6、 读这篇短文后,对公安干警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呢?为什么?
  (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年级试卷:2003年小学毕业模拟试题(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