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找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变化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通过涂色,摆简单图形和拍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和激发创新意识。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
探索寻找规律的方法,并创造设计出美丽的有规律的图案。
教学的难点:
找出间隔现象中的简单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具学具:课件、桶、黄花和红花。
水彩笔,三角形、圆、长方形若干个,白纸条12张。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激趣导入。
猜一猜的游戏。
小朋友们喜欢游戏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桶里花的颜色吧,这里面有红色和黄色的花。看谁本领高猜得准。
1、老师先出示的2朵黄花,然后逐一猜测。到第5朵时要猜2朵花同是什么颜色,最后再猜一朵的?
黄黄红黄黄红黄黄红
2、教师把猜完的花贴到黑板上去,引课题。
刚才小朋友们在猜的时候,我发现刚开始时有的小朋友猜错了,可后来,猜得都越来越准。我想,你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能告诉我吗?
生回答是2朵黄的1朵红的……生说完,师就在各朵红花的后面画上虚线,还板书上“一组”“重复”,边写边说像(老师把3朵花圈一圈)这样一组重复出现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排列的。出示课题:“规律”,跟老师读一遍。
二、 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有许多,你们想找出他们的规律吗?生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请小朋友们看屏幕,读课题。再看,一群小朋友们正联欢呢!请你们仔细观察:
画面中有什么?
1、我们四人在一起相互说说?看谁发现得最多?开始,说完请举手。
2、他们是怎样排列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汇报结果:
课件依次出示彩花图、灯笼图、彩旗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在介绍每一幅图的规律时,要请小朋友利用黑板上的两个词语说说规律。
3、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的。
4、瞧,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这次也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可是有几个图形掉队了,你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课件出示)
三、 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
掉队的图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还说你们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呢!你们还能为作业纸上的这些图形按一定的规律涂涂色,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吗?
要求是在自己的作品完成后像老师这样圈一圈,说一说是怎样的规律?
反馈时:
(1)、谁愿意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你创作的规律。
*(2)、问其中一位学生:你还能继续往下说出你要涂的图形的颜色吗?老师没喊停你就一直说下去,能做到吗?
(3)、同桌互相说说作品的规律,说完后整理好自己的作业纸夹在书里。做完后拍一下手。
2、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三角形、圆和长方形)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规律,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设计出有一定规律的图案来呢?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的学具都藏在信封里了。
要求是:
(1)、利用这些学具和其余三人小声商量,快速地分配好任务就开始。
(2)、作品完成后,每一位小朋友先在小组里说一说作品的规律。
(3)、最后由小组长把作品贴到黑板上,让小朋友们一起欣赏,评评作品。
四、 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1、 演一演(用不同的动作或声音把这些规律表演出来)
只用了两三种图形我们就能创造出这么多规律的图案,真是小小发明家,老师真高兴,为你们鼓掌喝彩吧!
(老师拍的节奏是按慢慢快快快这样规律的。)
师:你们会吗?也按这样的掌声表扬自己吧。
生:尝试。
师:你们发现刚才我们的掌声有没有规律?
生:有。是按照慢慢快快快的规律拍手的。
师:小朋友们还可以用动作或声音来表演其它的规律吗?谁能想出一组规律来演一演?小组内先商量一下。
生:演。
师小结:看来,除了图形可以有规律的排列外,声音和动作也是可以有规律的。
2、找一找
规律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朋友们可以想一想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生:衣服、地砖、红绿灯和家里的窗帘等。
3、品一品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规律)
五、全课总结
欣赏了规律的美,生活中不止这些,还有许多这样的规律,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课后仔细去找一找,把找到的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好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