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让数学活动实践化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所喜欢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愉快地参与,使其在自由、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实践活动。如:在一年级教材中的“几个和第几个”是生活中常用的话语,学生会说,但不是很清楚它的实际含义,通过教学,我们要使学生在会说的基础上会用、正确用、熟练用。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小组排队、男女排队,指名说说这排有几个小朋友?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谁是第几个?让学生在游戏中熟练掌握知识。
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如“认识图形”一课中,我用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小朋友从这幅图画中找出今天的图形。在这具有趣味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小朋友纷纷找出后,我又鼓励他们用手中的各种图形任意拼摆物体,比一比谁摆的比老师的漂亮、奇特,与别人拼的不一样。学生人人动手、动脑,有的组合成一列火车,还有的组合出别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模拟活动。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课堂设置成舞台,让学生做主角、当演员。例如,在新授“人民币的认识”后,在讲台上摆出饮料、文具盒、玩具娃娃、铅笔、皮球等学生熟悉的物品,并标上单价,模拟生活情景,由学生扮演顾客、售货员进行买卖,将枯燥的“人民币的认识”的巩固变成生活化、情趣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