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41:33

镜面对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9页例3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⑵通过假想、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在探究、实验中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未知。
  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学美。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探索镜面对称的性质: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
  教学准备:课件、 镜子、 游戏道具(玩具企鹅、球)。
  学法与教法设计:
  1、学法:活动探究,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2、教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分析。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播放“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出问题。
  ——月亮真的掉到水里了吗?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
  2、汇报:平静的水面就象镜子一样,猴子捞的是天上月亮的倒   影,当然捞不到月亮。水面这个大镜子真是太奇妙了。
  二、初步感知镜面
  1、展示图片1,认识小宝贝。
  2、展示图片2,你看见了什么?
  3、小宝宝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三、游戏激趣,探究规律
  1、导入。
  2、请一位同学上台自由做动作。
  3、探究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4、探究左右位置关系。
  5、小组活动、汇报。
  四、巩固练习
  1、回看宝宝相片,解决问题。
  2、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展示交流。
  五、了解镜子的发展史,感受它的用途与美丽。
  1、了解发展史。
  2、谈谈用途。
  3、课件欣赏。
  六、总结拓展
  1、谈收获。
  2、课外拓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镜面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