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40:1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平均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桃树画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过实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教师拿出4枝粉笔,分给2个同学,可能有哪几种分法
  其中一人1枝   另一人3枝
  其中一人2枝   另一人也2枝
  在这些分法中,前一种每人分到的不是同样多,后一种分得每人同样多,我们叫它为“平均分”。怎样进行平均分呢?
  教师拿出6枝粉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并请学生注意分的过程。
  二、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1、示图片(8个桃)
  如果把这8个桃子平均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请同学们拿出8个图片,动手试一试,分完后,给小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集体交流。
  (1)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谈话:现在正是桃子丰收的季节,瞧,老师手里是什么?把有桃子的卡片拿出,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如果每个小朋友分给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
  (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同学们,每个小组也有一棵这样的桃树,小组合作,试着分分看。
  小组合作分桃子,集体交流。
  小结:8个桃子,我们可以把2个桃子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也是平均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一题(第二页)
  2、第2页“试一试”
  教师说分小棒的要求,学生一起动手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二题
  先看上面一题的图,弄清是怎样圈的,圈一圈,并填空。再做下面一题,指名读题目要求,一起动手圈,圈后填空,同桌学生相互订正。
  4、“想想做做”第三题
  指明读题,说说题目的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解决的方法,把分的结果填在书上,再说说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用每几个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课我们还继续学习平均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平均分”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