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铅笔有多长》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测量 第40-41页 的内容,实际上是《毫米、分米的认识》。
设计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一种材料,但不是唯一材料,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弱点,教师都应该把现代教育技术适当引入课堂。本课就是力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达到课程整合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间的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2、通过测量的活动体验1dm和1mm的长度,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
活动准备:
每组学具1组,教师准备米尺每组一把,每人自备一把透明直尺,多媒体课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情景导入)小红:一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了米和厘米,你还记得1米、1厘米有多长吗?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吗?
(多次教学说明: 1年前学的知识,学生已经比较模糊了,如果开放式的问题导入会出现许多问题,不利于本课教学,开门见山的导入是比较好的选择,选用小卡通的形式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我考考你:请估计下面物品大约有多长?(课件演示)
1、 家里房门高约2( )
2、 1枝铅笔的长度是18( )
3、 米尺长度是100( )
你估计老师手里的纸条是( )厘米。(出示10厘米纸条,先让学生估计长度,再分组量长度。)
过渡:你们知道纸条的长度是多少吗?知道它有两个“名字”吗?它还可以叫做1( )
(本段不仅复习了必须的旧知,还巧妙的导入到了新课学习,过渡自然,思维流畅)
二、加强感知、理解进率、形成表象
(1)认识分米
1、 学习1分米=10厘米,2、 也可以表示为:1dm=10cm
3、 感知1分米的长度:①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4、 比一比,5、看看和身体(周围)哪里差不6、 多长? ②找出生活中大约1分米长度的东西先在小组内说一说,7、再全班交流。(教师准备8、 常见物品备9、 用)
(量的教学应该体验为主,所以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体验,让学生知道10厘米和什么大约相同,学生需要一些常见的参照物,这比记住进率重要多了)
10、学习1米=10分米:①老师出示米尺问:你认为它有几分米长?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容许学生用推算、数有几个10厘米、用10厘米掐有几段等方法)最后在米尺上数一数。②揭示1米=10分米 也可以表示为1m=10dm
11、 梳理长度知识:
我们现在学习了几个长度单位?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归纳
板书如下:
米 1m
分米 1dm
厘米 1cm
12、问题解决:(多媒体出示)
①估计我们数学书宽大约( )分米。饭桌高7( )
②小猴一家身高分别是:1米 、12分米、90厘米 你知道谁最高?谁最矮吗?
③我是估计小能手,评比要求:每人说出估计长度,再量线段的实际长度,每组评一人(见练习题纸): 2分米; 8厘米; 6厘米5毫米
过渡:从量第3条线段量的多媒体演示,可以知道用已经学的单位不能准确表示6厘米5毫米,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毫米。
(练习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出示和验证,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练习2增加了趣味性,练习3体现了细小的东西可以用电脑放大看得清楚)
(二)认识毫米
1、 引入单位毫米。师:你知道在厘米间的小格是什么长度单位吗?
2、 定义1毫米课件演示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通过多媒体模拟放大镜把尺子放大学生数1厘米中有10小格。再缩小。让全体学生非常清楚的看到了1厘米=10毫米,这是传统方法不能达到的)
3、 感知1毫米长度。①找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4、数一数中间的小格有几个,5、比一比每个小格多长。②找大约1毫米的物品 光盘的厚度比一比 再量1角硬币的厚度
6、 梳理长度知识:
我们现在学习了几个长度单位?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归纳 板书如下:
米 1m
分米 1dm
厘米 1cm
毫米 1mm ·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按故事情节填空 (把本课知识溶入到一个小红请爸爸买文具,爸爸考小红的动画里进行练习见课件)
①一栋大楼高50( )
②文具盒大约长20( )
③小红最多能摸到高15分米,2米柜子里的东西怎样才能拿到?最少要搭多高的椅子?
④没有0刻度尺子怎样量你的铅笔有多长?
(这应该是一个创新,把一节课的枯燥知识,放到一个动画故事里练习,学生非常有兴趣,解答的愿望很强烈)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比划一下1dm、1 mm有多长。你还有什么问题?你能和大家介绍你怎样掌握今天的知识吗?
案例评述:
本节课有3点值得一提:1、注重创设情境。在导入新课时,充分运用多媒体,用拟人化的手法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复习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电脑演示,清晰的展现相关知识点,能使学生感受深刻。2、重视动手操作。本设计在导入新课后,就让学生“操作探究,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比一比1分米(毫米)的长度,在自己身上,在生活中找长大约1分米(毫米)的物品,练习里估计和量线段长度等。这样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它有利于学生形成长度概念,培养空间观念。重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动手操作正是《标准》中十分强调的数学教学观念。3、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设计中,多处用到了多媒体技术,很好的起到了激趣、节约时间以及让学生看得清楚等作用,体现了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