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9:45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7页例12、例13。
  教学目的: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
  教 具:投影片、圆形、三角形图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投影出示)
  1.看图说出各是几个几。(1)☆☆☆  ☆☆☆
  (2)~~ ~~ ~~
  2.动手操作:第一行摆2个0,第二行摆 ,摆出3个2。要求学生回答第一行是几个几,第二行是几个几。
  [第1题复习了几个几,为学习倍的概念作准备,第2题主要渗透类比的思想,复习了几个几,为沟通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几倍"的联系作了较好的铺垫。]
  二、导入新课
  1.投影显示:一段黄带子和一段红带子。如图:
  黄带子:
  红带子:
  2.问:同学们喜欢红带子还是黄带子?哪种带子长?
  [此问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起学生注意。]
  3.问题:如果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那么红带子的长有这样的几份?
  教师边提问边随手用复合片把红带子平均分成4份,如图:
  红带子:
  [这是以一种动态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红带子有这样的4份。]
  学生回答: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这样4份。并让全班学生说出这种关系。
  4.教师指出: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这样的4份。我们就说,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的4倍。
  这里黄带子和红带子的长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倍"的关系,"倍"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节课就来探讨"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通过直观演示,由"几份"引入了"几倍",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倍。]
  三、探究新知-一建立"倍"的概念
  1.理解"倍"的含义
  追问:①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这样的几份?
  ②那么,我们就可以怎样叙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③为什么说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的4倍呢?
  组织小组讨论问题③,教师行间指导,进一步帮助理顺思路。然后进行集中发言,教师板书重点部分。
  ④让学生打开书第37页阅读例12
  提问:如果把红带子的长截成2份、3份,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叙述呢?
  [例12的教学,借助日常概念"份",引出数学概念"倍",这里先要求学生看事物说出是几倍,再让学生说明"为什么",层层推进,加深对"倍"的认识,并且通过份数的变化,让学生知道"几倍"就相当于有这样的"几份"。]
  2.自学例13
  (1)投影出示例13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