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7:5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

  说教学分析:
  1、说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练习九1---3题。
  2、说教材位置:10的认识的编排是:先显示一幅主体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本节课内容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重点是全面掌握10的组成,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认知规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本节课:
  (1)联系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得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扩大了教材的范围,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猜一猜、讲0和9的故事、做拍手游戏、找朋友、贴人、用展台进行直观演示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10,建立初步的数感。
  (2)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于学习的程度。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10的认识这一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或在家里已接触过。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被动汲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小组合作摆小棒、贴人游戏等。
  (3)引导学生感受到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完用10根小棒摆一个图形后,问学生: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教完10的认识后,我安排了一个“课中操十个手指”活动,一来让孩子们休息一下,二是让孩子们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建立数感。
  总而言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到发展
  3、说学生实际:
  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数字1--10,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由于我校地处民族大街一带,家庭来源复杂,家长的素质不是很高,大多数孩子没有经过正规学前教育,学习习惯比较差。开学一个月来,有3、4个学生在各方面很优秀,特别是学习方面。有3位学生很特别,汪洋本人还算努力,但家长没文化,一个字也不识,每次布置的大本和卷子作业都不完成;李永妍,开学学一个月了,连上课听讲都不会,更别说学习了;翟文杰是个特殊的孩子,虽然上过学前班,和没上的一样,上课很随便,说话也不清楚…
  4、说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着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说教学重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
  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说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计数器、尺子。
  说学具准备:小棒、数字卡片
  “小学数学课标一年级(下册)实验教材”
  《10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练习九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计数器、尺子。
  学具准备:小棒、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猜谜引出已认识的数:
  师: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
  (1)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
  (2)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
  (3)(伸出6指)它添上2是几?
  (4)7的相邻数是谁?
  (5)8再添上一是几?
  2.故事引入:
  师:在数学王国里,数9总是认为自己最大,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特别是0。小朋友们,你们能帮0想想办法吗?
  (设计问题情景目的一是复习9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二是引出新的学习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生:可以让数字1和数字0合在一起……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关于数10,你想知道它的什么?
  (在这里让学生提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它,好吗?
  a)学习10的含义
  i.出示主体图:和平广场。
  问:图上画了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ii.汇报交流数的结果。
  师:哪个组愿意汇报你们组数的情况?
  谁还有补充?
  iii.学生动手摆学具:
  师:请同学们拿出10根小棒摆一个图案,看谁想的好、摆的快。
  生:我用10小棒摆了…
  师: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个同学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如:10个手指、10个脚趾、10个同学站一队、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数学就在身边。)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象这样,人的手指、脚趾,一捆小棒,一组的人数,都可以用10来表示。大家看,“10”的字型象什么?
  b)学习10的顺序
  i.作排队游戏:
  师:请小朋友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
  如果让第一排有10的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多少人?
  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那一边数的?
  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ii.教学“尺图”
  师:同学们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那里,为什么?
  生:10在9的后面,10比0~9的数都大。
  师:数的顺序不仅可以在尺子上表示,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把尺子抽象成直线)请同学们把空格里的数字补上。
  问:10为什么排在9的后面?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排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