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估算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P51—53教学目标:
1、认识约等号,会读写约等号,会估算,理解估算的意义。
2、能根据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
3、体验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恰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估算。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激趣引入,感受估算(理解“大约”的含义,认识“≈”)
1、国庆节林老师家买了一台洗衣机售价大约500元(板书),同学们猜一猜,这台洗衣机实际价格是多少元?
请大家把猜的价格记在自己本子上。
学生猜价格教师选择后板书。如:498元,502元,515元
(多媒体出示洗衣机和价格)请同学们对照自己猜的是否准确。
2、师:其实刚才大家猜的价格都比较合理,为什么?
因为大家猜的价格都比较接近500元,也就是都约等于500元。(板书)
3、介绍“≈”的读法和写法
学生试写“≈”(看谁写的漂亮)
二、凑一凑。讨论交流,探求新知
1、同学们捐过款吗?我们学校经常组织献爱心捐款活动,老师对三年级的总捐款数据作了调查,大约1000元钱,学校准备用这些钱购买以下物品送给山区的小朋友(多媒体出示物品及价格),请大家帮助学校选购。
出示:一套书 台灯 VCD 自行车 收录机
195元 399元 802元 598元 406元
(1)思考题: 怎样购买?(可以讨论)
选购时,怎样想最快?
(2)汇报交流
怎样买?你为什么选这几样?怎样想?
598+406≈1000 598+399≈1000
600+400=1000 600+400=1000
比较上下两个算式为什么分别用“=”和“≈”?
师:还可以怎样购买?
(3)汇报购买方法,老师板书,学生验证价格是否大约1000元。
如:802+195≈□ 195+399+406≈□
师:大家真能干,想出那么多购买方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