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6:40

苏教:第十二单元 整理与复习

  课时安排:
  1、 复习除法、乘法及轴对称图形、统计、平移和旋转
  2、 复习千米与吨、分数的意义及年月日的知识
  3、 复习观察物体、面积及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与复习(1)除法、乘法及轴对称图形、统计、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p.109~112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学期的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2、复习轴对称、统计、平移和旋转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整理:
  本学期我们一共学了11个单元,对照目录,说说有哪11个单元。
  (我们前面每一次单元测试之后,我都会要求学生把本单元测试的分数写在目录上。)
  可参考自己的测试分数,把这11个内容分成3类:我学得好的内容、我最感兴趣的内容、我觉得学习有困难的内容,把它们一一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老师简单摸底,了解学生的情况。
  听听大家的意见,说说你喜欢老师怎样的安排复习?
  二、分块复习:
  (一)计算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
  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几位数,也可能是几位数?
  什么时候尚是三位数?什么时候两位数?
  如果除数是6,要得到三位数的商,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哪几个数?其中最小的是多少?如果要得到的是两位数的商,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哪几个数?其中最大的是多少?
  什么时候商中间会出现“0”?
  (①百位整除②十位上不够商1)
  还是以除数是6为例,要使商中间是0,它的百位上只能填几?十位上可能填几?
  一起来计算914÷4
  注意有三个步骤:计算、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算得结果是228……2
  如果没有余数,那被除数应该是多少?(912)
  把算式改成912÷4=228
  问:要使商,减少1,被除数应该怎么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要使商多5,被除数又应该怎么改呢?为什么?
  2、板书:□□×□□,接下来我们要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几位数,也可能是几位数?
  你是怎么想到的?
  (可以分别举例:10×10和99×99)
  这类乘法中有一个特殊情况,就上乘数末尾有0
  板书:40×50,请判断:
  (1)这个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2)这个积的末尾只能有2个0
  问:哪句话是对的?为什么?
  估算:48×52说说像这样的题目,你可以怎么估算一下它的结果?
  笔算该题,并验算,注意书写的规范。
  算一算:(1)848÷4 283÷4 408÷4
  32×30 40×27 40×30
  (2)900÷3 545÷5 23×20
  50×80 25×24 660÷6
  复习一下25×24的口算方法。
  (二)看第4题,请你说说这题复习的是哪一块的内容?  板书:轴对称图形
  怎么样的图形可以称为“轴对称图形”?
  注意:不仅有形状的要求,还要有颜色方法的要求
  判断书上的这几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的,要说出理由。
  如果有学生能说出每一个图形所表示的意义,那就请他来介绍一下。
  第2小题是什么方面的知识呢?
  板书:统计
  请学生按照书上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教师巡视,注意是否每个学生都能过关。
  一边涂色,一边要求学生估计它的平均数可能是多少?说说估计理由。
  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三)平移和旋转:
  分别用动作来表示平移、表示旋转
  判断书上第5题,这4样运动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呢?
  第6题:这也是平移的内容
  在做这类题的时候要注意看清楚移动的方向和格数。
  移动的方向,可以通过箭头来判断。而移动的格数要通过对应点之间的格数来判断,注意在数的时候,开始的那个点不要数进去。
  学生数一数,完成书上的练习。交流。
  整理与复习(2)千米与吨、分数的意义及年月日的知识
  教学内容:p.112~113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整理复习千米与吨的知识,了解这是两个比较大的单位。
  2、整理与复习分数的一些知识,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3、整理与复习年月日的知识,掌握其中较多的知识点及计算。
  教学过程:
  一、千米和吨:
  这学期我们认识了两个单位:千米和吨,谁来说说与它们相关的知识?
  (比如: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有米、分米、厘米、毫米;
  其他长度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1千米很长,几千米的长度基本就是一种望不到边的感觉
  虽然摩天大楼很高很高,但还不至于望不到头,所以它只能用米做单位而不能用千米做单位
  用千米做单位的都是一些很长的,如河流、道路等
  ……
  吨是一个很大的重量单位,其他的重量单位还有千克和克
  相邻的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
  1辆小轿车差不多重1吨
  一些很大的东西才会用吨做单位,比如集装箱等等
  ……)
  练习:3千米=( )米 2000千克=( )吨
  注意读的时候再次感受进率1000
  二、分数复习:
  1、12根小棒,每次分别拿出它的、、、、,每次各拿出多少根?
  让学生分别说说每次的几分之几是怎么算的。
  2、右边正方形中有16个相同的方格,请给方格总数的涂上颜色
  问:方格总数的是什么意思?
  学生涂色。老师巡视。
  3、一杯饮料300毫升,小明喝了一杯饮料的方格总数的,小军喝了一杯饮料的,他们两人各喝了多少毫升?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看了图之后,你觉得你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三、复习年、月、日  板书年、月、日
  这三个是时间单位,请说出关于它们的知识
  (一年有12个月
  按天数来分,31天的为大月,分别是:1、3、5、7、8、10、12月
  7、8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之前是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是双数月是大月。
  一年有7个大月
  30天的月为小月,可以对照大月,找它们剩下的月份。除了2月,还有4、6、9、11月。一年有4个小月。
  剩下的2月最特殊。
  7个大月+4个小月+特殊的二月=12个月)
  平年、闰年:
  通常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年是闰年,但遇到整百的年份就应该是400的倍数
  板书:××××年份都是四位数,为了计算的简便,我们只要用后面两位除以4就可以了,但遇到整百的年份,如××00,就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为了计算的简便,我们可以把前两位除以4来判断
  所以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一定是闰年。这句话是错误的。
  季度:一年分4个季度,三个月一季度
  1、2、3月为第一季度,4、5、6月为第二季度……
  想一想,哪几个季度的天数是不变的?算一算。
  第二季度:30+31+30=91天
  第三季度:31+31+30=92天
  第四季度:31+30+31=92天
  而第一季度由于二月天数的变化,所以有两种情况:
  平年:31+28+31=90天;闰年:31+29+31=91天
  算:从7月17日开始到9月23日结束,一共经过了多少天?
  分月计算:7月:31-16=15天
  8月:31天
  9月23天
  和起来是15+31+23=69天头都算还是要算一头。
  指出:求这类问题主要要分清楚:
  今天是几月几日?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这个月合几星期余几天?
  这个月所在的季度是第几季度?这个季度一共有多少天?
  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今年一共有多少星期余几天?
  上半年指的是哪几个月或是哪几个季度?
  分别算一算今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有多少天?
  比一比,哪个多?多几天?
  合起来呢?
  练习(略)
  整理与复习(3)观察物体、面积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p.110~114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复习观察物体,知道观察物体的时候一般可以分别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并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2、复习面积单元,进一步了解面积的有关知识。
  3、复习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注意规范解答。
  教学过程:
  1、复习观察物体:
  完成书上的第14题,提问:一个正方形有几个面?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一般是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的。
  按照书上的样子,也用4个小正方体摆一摆,摆好后,分别说说从三个面观察能看到什么样子,用线连一连。  2、复习面积:
  我们学过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说说它们分别上怎么算的?
  (1)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大约是15平方米的花坛
  交流你在设计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设计成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2)用一根20厘米的线,围长方形或正方形
  问:20厘米是长方形的什么?(周长)
  周长指的是2长加2宽,那也就是说1长加1宽是10厘米
  所以在填写表格的时候,可以这样想:
  10可以分成9(长)和1(宽),8(长)和2(宽),7(长)和3(宽),6(长)和4(宽),5(边长)和5(边长)
  学生完成表格,并写上图形名称、计算出面积。
  交流:这张表格告诉我们什么?
  (周长一样,面积不一样,其中以正方形的面积为最大。)
  3、复习解决实际问题:
  前几天,有谁吃过粽子?你知道吃粽子的由来吗?
  (1)有19条龙舟参加比赛,每条乘坐13人。“胜利号”3分划行了744米,“屈原号”2分划行了500米,哪条船划得快?
  要求学生交流规范的解答格式:
  胜利号:744÷3=248米
  屈原号:500÷2=250米
  屈原号划得快。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先估计一下,再计算。
  要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找到相关的信息:19条龙舟,每船坐13人
  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这道题可以把19看成20,20乘13等于260,得数接近260,但不会超过260。)
  列竖式计算,得数为247,与估算的结果作比较,发现一致性。
  商店为比赛特制了360个礼品粽,每2个装一袋,每3袋装一盒,一共装了多少盒?
  问:这一盒究竟装了多少个粽子呢?
  学生解答。
  给“屈原号”每位队员买一盒礼品粽作奖品,160元够吗?
  学生解答,全班交流。注意格式的规范。
  (2)(p.112第8题)观察画面,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问:这辆汽车每分行1千米,到粮库还要多少分?
  注意解答这题,先要把5000米改写成5千米
  这辆汽车到粮库运35吨大米,要几次才能运完?
  指出: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单要看文字信息,有的时候还要找到相关的图片信息。
  (3)(p.113第12题)找到信息:8分米的蓝花布,1米4分米的红花布。
  请你用小数来表示这两种布各买了多少米?
  (注意关键字:小数、米)
  买这两种布一共要付多少元?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年、月、日,千米和吨,简单的分数、小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所认识的数与量的基础知识。
  2.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等计算,在速度和正确率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平移和旋转、轴对称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册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统计观念。
  5.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思考的能力。
  6.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学习情况和整理知识、方法的过程,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初步培养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第十二单元 整理与复习